周雷森
(高郵市新聞信息中心 經濟新聞部,江蘇 高郵 225600)
隨著時代的發展,縣級黨報面臨著層層的困難,存在著主業與副業失衡導致社會輿論引領效果不佳等一系列問題。縣級黨報如何克服困難、負重奮進,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對此,本文就新時代縣級黨報如何發揮“喉舌”作用展開論述。
縣級黨報的新聞工作者在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同時,要準確理解和把握當地黨委、政府的決策意圖,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新聞工作者一旦偏離這一點,宣傳工作就必定不能準確地把握輿論的方向,甚至有時候會因為理解偏差而誤導基層群眾。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需要時刻關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具體而言,新聞工作者要學會利用互聯網“讀書”“讀報”,同時要學習當地黨委政府出臺的重要文件和一些重要會議上當地主要領導的重要講話。新聞工作者唯有加強學習、吐故納新,思維才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也才能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再者,新聞工作者在開展輿論宣傳時,要尊重事實、反映事實、報道事實。事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黨報品牌公信力形成的根本。一旦為了政治需要而不顧新聞的真實性,黨報就失去了其權威性,就不能贏得受眾最起碼的信任和尊重。此外,新聞宣傳在政治上同黨中央和地方黨委政府保持一致,絕不是機械、教條地簡單重復一些政治口號,而是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創新新聞宣傳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找準切入點、著力點,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準確生動地體現和貫徹到新聞、通訊、言論等各個方面。唯有如此,縣級黨報方能夠真正發揮黨的“喉舌”所應具備的功能,才能進一步提升縣級黨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首先,縣級黨報的宣傳內容應該是對人民群眾心聲最真實的反映,能夠想百姓之所想,能夠鳴百姓之不平。讓輿論的力量為百姓謀利益,黨報才能夠具有存在的價值。為此,縣級黨報的新聞工作者需要以積極的態度融入百姓的生活中,做好調查實踐工作。只有深入調查,才會有足夠的發聲權。如果新聞工作者一味傳播主觀意見信息,那么黨報的內容也不能引起百姓的感情共振,進而失去了群眾讀者。唯有新聞工作者的心里永遠記著民情、掛著百姓,做到人民的呼聲在哪里,黨報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黨報才能克服辦報的層層困難,受到廣大百姓的擁護。其次,黨報需要在全社會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凝聚當地老百姓的精氣神。唯有如此,當地精神文明建設才能夠呈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唯有如此,黨報才能夠為地方發展發揮“喉舌”的輿論功效。鑒于此,新聞工作者在謳歌黨、謳歌祖國的同時,要把宣傳報道觸角延伸到基層各個角落,深入挖掘各行各業普通人不平凡的事跡,讓這些發生在人們身邊的故事點燃老百姓心靈深處正能量的火花。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新聞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囿于文字、圖片的形式。各種音像、視頻的新聞形式鋪天蓋地地出現在網絡世界。這些多姿多樣的新聞媒介對傳統形式的黨報造成一定的沖擊。提升競爭力,方能發揮“喉舌”作用,黨報可以借助互聯網這種社會資源在形式上推陳出新。具體而言,在形式上,黨報需要尋求突破,可以走電子報路線,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等等,這樣能夠讓黨報擴大受眾群體的范圍,從而增強傳播的有效性。再者,黨報單位需要優化流程再造管理模式,打造傳統樣式與新型樣式的媒介相互交融的格局,同時,還需要加強市內外的有效聯合。唯有如此,黨報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大傳播途徑,提升傳播能力。除此之外,縣級黨報要把加強新聞隊伍建設作為確保黨報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確保黨報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環節,培養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新聞隊伍,進一步提高新聞宣傳質量和水平,更好地發揮黨報的“喉舌”功能,更好地服務黨的中心工作、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各種信息充斥在人們的視野中,縣級黨報更加應該發揮“喉舌”作用,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首先,黨報需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其次,縣級黨報需要心懷百姓、情系民生;再次,縣級黨報需要借力社會資源加強自身建設。實踐證明,以上的方法具有現實可操作,能夠極大地發揮縣級黨報的“喉舌”作用。
[1]許定華.縣級黨報如何占領農村輿論陣地[J].理論與當代,2015(3):43-44.
[2]張海軍.影響縣級黨報新聞宣傳效果的因素及其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6):272.
[3]肖澤偉.開門辦報如何開好門——淺談縣級黨報踐行群眾路線[J].記者搖籃,2015(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