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沂水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山東 沂水 276400)
在融媒體時代,一條新聞的傳播速度、范圍、影響超乎傳統媒體人的想象,標題黨、虛假信息等泛濫。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人員要明確自身的業務素質要求,分析不同傳播方式之間的異同,結合新聞學相關理論和新聞工作實踐,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提高新聞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真實可靠、準確及時的新聞報道,向社會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實現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
新聞編輯,是指在新聞工作相關機構中,為生產制作新聞產品而進行的相關工作,諸如新聞項目策劃、新聞活動組織、新聞題材選擇、新聞稿件加工、新聞版面設計、制作等。不管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的職責不會變,不但負責新聞傳播的總體策劃、串聯各項采編具體業務,還要對各類新聞報道審核把關以及完成對各類新聞素材的整理加工等。[1]
新聞編輯發布新聞信息要慎重,避免所發布的新聞信息存在較大的政治紕漏,避免對社會輿論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在編輯報道與政治相關的新聞時,要具備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加強政治責任感。[2]
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新聞編輯要深入考察時代特點和讀者需求,要具備公正誠實的品質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新聞編輯要精心做好審稿、編輯、排版等各項工作,兢兢業業,甘愿默默奉獻;新聞編輯要固守職業操守,堅決抵制經濟誘惑,守住職業底線;新聞編輯要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訴求,為人民群眾發聲。
新聞編輯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以應對信息時代下的新聞編輯工作挑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各種文化知識更新速度極快,且各學科知識日益呈現出交叉滲透的現象,給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更新自身掌握的新聞知識。新聞編輯要廣采博取,拓展自身的知識面,特別是鞏固自身的理論素養和專業知識功底。[3]
新聞報道對即時性和真實性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不能閉門造車,而要深入社會實踐,關注各類社會現象,并與不同的人溝通交流,獲取第一手新聞資料。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實現與社會各類人群的有效溝通,進行真實有效的社會調查,用好新聞編輯的發言權。
新聞編輯人員不僅要具備對新聞素材的篩選編輯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加工能力和撰稿能力,真實反映社會和時代的熱點問題,并實現對社會輿論的有效引導。[2]當前,信息爆炸已經成為時代的突出現象。面對海量信息,新聞編輯人員在編輯組稿的過程中要秉承實事求是的原則,兼顧新聞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充分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在海量信息中選取新穎獨特的視角和切入點,選取合適的新聞題材,對新聞報道的具體內容進行提煉和編輯組稿。
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編輯策劃能力,以增強新聞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新聞價值。新聞編輯人員要緊扣時代發展和社會熱點,選取社會關注度較強的事件和案例,以新穎獨特的視角對新聞報道進行創新性的編輯策劃。新聞編輯人員要在確保新聞報道真實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和編輯策劃新聞事件內涵,增強新聞報道的獨特性和編輯策劃的藝術性。
新聞編輯工作涉及新聞策劃、新聞采訪、現場拍攝以及后期制作等諸多環節,需要各類專業編輯加強團隊合作,保證新聞編輯工作得以高質量完成,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人員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新聞編輯人員要具備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加強與各部門同事的溝通交流和團結協作,提高新聞編輯的工作效率。同時,新聞編輯人員要加強新聞理念的學習借鑒,及時更新優化自身的新聞理念,增強新聞編輯團隊在新聞理念上的一致性。
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人員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創新意識,拒絕標題黨,通過新穎獨特的編輯策劃,對新聞稿件、新聞圖片以及相關音頻文件進行藝術化處理,制作清晰簡潔的新聞報道,并增強新聞報道的美感和藝術性。
當今,傳統媒體的發展早已進入了一個融媒體發展的新時代,對新聞編輯的業務素質要求將比任何時候都嚴格。新聞編輯要緊跟時代發展腳步,不斷開拓創新,使制作的新聞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宣傳好的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1]張占壘.關于新聞編輯素質及能力的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2):41.
[2]周勛,張瑞蓮.淺談新時期新聞編輯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7,8(6):181.
[3]王欣然.淺談新聞編輯素質及能力的研究[J].卷宗,2017(2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