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昱翔
(長治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手機的應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并且作為新聞傳播媒介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智能手機廣泛普及的背景下,通過應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快,其和傳統媒體相比,在信息傳播效率以及信息覆蓋面上具備獨特的優勢。本文通過對手機媒體的新聞傳播活動影響進行研究,旨在為其實際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手機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人們的生活、工作產生的影響比較大,當前已經進入了全媒體時代。手機媒體和傳統媒體有明顯的區別,主要是社會個體的獨立自主傳播權發生了變化,信息接收已經變成個體接收,信息傳播是互動傳播,手機媒體在時效性方面具備明顯優勢,能讓人們在第一時間獲得相應信息,這種新的發展形勢帶來了社會價值觀念以及思想文化意識的轉變。[1]傳統大眾傳播的信息傳受關系是固定的,而在手機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這一固定關系得以突破,受眾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實現了與傳者的交流,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讓人們能隨時接收信息并參與信息交流。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手機媒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手機媒體主要基于網絡平臺融合其他媒介信息,能在相應的應用軟件中實現多功能轉換,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維方式。
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優勢主要是傳播功能更全面。手機的便攜性以及信息化使得多種功能全方位拓展,其讓信息傳播更加廣泛和全面,對新聞信息的傳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手機媒體的應用,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也呈現出自由化的發展趨勢。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人們對信息的需求遠遠超過以往。手機媒體的應用使得信息接收實現移動化,人們能實時掌握和搜集新聞信息,保障了新聞傳播的優勢。[2]手機媒體界面溝通的互動性特點比較突出,能實現實時溝通交流,這樣能大大提高用戶參與度以及反饋效果等。
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雖有明顯優勢,但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虛假新聞以及不良信息的傳播方面,造成的危害比較大。例如,郭美美事件以及紅十字會事件等,對社會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另外,手機媒體的信息分享泛娛樂化現象也比較突出。當前,讀、寫微博已經成為很多人重要的生活內容。微博的信息傳播速度比較快,在大眾媒體生態環境中,普通人的聲音通過手機媒體就能夠傳播出去,但這也讓商業化以及娛樂化的思想盛行,在工作中娛樂界限也變得比較模糊。[3]
手機媒體的發展對新聞傳播活動產生的影響比較深遠,體現在多個層面,其中對新聞生產方式產生的影響比較大。從傳統新聞生產過程來看,主要是通過媒體人的采、寫、編、評等環節后發布信息,經過的程序比較多。但是手機媒體對新聞信息的生產方式帶來了極大的變革,每個人都能通過智能手機充當記者完成整條新聞信息的采寫并傳播。[4]人們在接收到新聞信息后通過短信以及微博、QQ等方式進行傳播,新聞信息在瞬間就能發布出去,新聞信息的覆蓋面也比較廣,可見手機媒體對新聞生產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活動的影響還體現在新聞傳播方式的轉變上,它能及時傳播新聞信息,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手機媒體突破了新聞傳播的傳統限制,媒體發布信息和受眾接收信息的時間差比較小,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改變了傳統新聞媒體單一的信息傳播方式,實現了多媒體化。隨著手機媒體的廣泛應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元素進行組合成為現實。通過微博、微信等諸多媒體形式進行信息傳播,能擴大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
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內容的影響也比較大。這主要是因為手機媒體帶來了海量信息,一些新鮮的內容只要受眾關注度高就可能成為新聞,實現了每時每刻創造和傳播海量新聞。其中比較常見的方式就是用手機拍攝一些新聞現場的畫面并發送到手機媒體平臺,在短時間內就能聚集大量受眾并獲得較高的點擊率,并且這類新聞在內容真實性以及生動性上有明顯的優勢,也有很大的新聞價值。[5]手機媒體的應用使得新聞內容更加多元化,其整合了多方信息,豐富了新聞內容,有效擴大了信息接收群體。
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實現創新發展愈發重要,探索相應的發展策略迫在眉睫,要打造語言風格審美的新范式。傳統的新聞傳播、報道形式單一,不能全面調動受眾的參與積極性,而當前手機媒體成為新的媒體形態,既能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也比較符合人們的審美心理。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要得到進一步發展,就要充分重視和受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并及時收集受眾的反饋,通過手機媒體增強新聞傳播的宣傳效果,不斷強化手機媒體和受眾的互動交流。尤其要注意調查受眾對手機媒體宣傳的傳統文化的反饋,這對手機媒體未來更好地宣傳傳統文化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還可以增加讀者留言的互動板塊,加強和讀者的交流。
另外,手機媒體在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要科學制定新聞傳播創新措施,充分重視對流行微元素的應用。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通常行文較長,文風也比較平淡,而當前一些微元素在新媒體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碎片化以及個性化的特色在手機媒體的發展中也起著積極作用。[6]所以手機媒體在新聞傳播活動中要注重呈現這些特色,并且要符合大眾的閱讀習慣,這有助于提高新聞傳播的整體效率。這些微元素既可以是動態圖片,也可以是漫畫等,要充分注重對這些微元素的科學應用。
現階段,手機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子設備,對新聞傳播活動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手機媒體要獲得進一步發展,就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和質量,對新聞傳播活動產生積極影響。希望本文對手機媒體的應用研究和分析能為新聞傳播活動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1]何逸明.新聞傳播視角下的手機媒體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09):87-88.
[2]劉松.新聞攝影在新聞報道中的價值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6(19):140-141.
[3]卜新章.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攝影的發展趨勢[J].青年記者,2015(08):30-31.
[4]焦麗.現代媒體對新聞傳播的影響[J].新聞傳播,2015(03):18.
[5]熊錫征.新媒體語境下的高校德育探析[J].學理論,2017(09):271-272.
[6]劉華.當前傳媒的價值分析[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6(0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