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縣竹市鎮中學 湖南邵陽 4223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具有豐富知識、良好習慣、優秀品質的學生已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怎樣才能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的重點由教師的“教”轉換到學生的“學”上來,從而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呢?結合平時的教學情況,筆者認為要抓好以下幾個教學的環節:
物理是中學二年級的學生新接觸到的一門學科,大多學生開始就對物理學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鮮感,如果不能及時地深化,“興趣”是很短暫的。所以我們教師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就必須認真地設計好教案: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應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樹立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發展、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新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獨立識別問題、提問、探究問題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比如:在上序言課時,我們就可以演示“光的色散”、“紙盒燒水”、“插入水中的筷子會彎折”、“硬幣跳高比賽”等實驗,引發學生們的疑問,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大多數初中生的物理興趣水平都處于直接興趣階段。他們對解釋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和實際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向學生展示初中物理課本中充滿趣味的實驗。比如:學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后問學生如何測一張紙的厚度?學習“密度”后問學生如何測量河水中的含沙量?在學習了“事物狀態的變化”之后,自然現象中的“霧”、“露”、“霜”是如何形成的?在學習了“電功率”之后,讓學生觀察40w的電燈和100w的電燈哪個更亮些?一系列問題等,讓學生觀察實驗中發生的物理現象,引導他們分析、整理、總結物理現象,提高學生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和水平。組織學生討論和分析周圍的物理現象,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來自生活,并被應用到生活中。這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穩定了學生對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自覺地去接觸自然、了解自然、認識自然。
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著他們的活躍和喜歡動手操作。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給予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在“長度的測量”教學過程中,讓三位同學用一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然后把各自的測量結果同時寫在黑板上,看到三人的測量結果各不相同時,必然會讓學生感到驚奇。這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又為對“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少誤差”的教學有良好的啟迪。
另外,我們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創新教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勇于打破傳統的創新模式。所謂創新教育,是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新個性等創新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出讓學生能夠從多層次、多角度教學發散思維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和分析。例如,在“液體沸點與壓強的關系”的討論中,為了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熱情,可以設計出當壓力降低時沸點會降低的問題。水的沸點會降低到0嗎?學生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理由,老師們指導并總結了他們的觀點和理由,以獲得問題的答案。這種進行思維發散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
物理這門學科,它是以實驗探究為主要手段進行現象探究的學科,不僅要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而且要重視學生知識的傳授、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的培養。許多學生對學習物理是很感興趣,認為它很有趣,但是當他們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的現象時,他們會感到不知所措。這是因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脫節。。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運用結合和生動的學習物理能力。教師在教授學生新物理知識時,應與其在現實生活或生產中的應用相聯系。與此同時,學生們被要求仔細觀察周圍的世界,找出他們所學的例子。例如:在學習“壓強”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壓強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學生可以用手掌到鉛筆的尖端,另一端垂直于桌面,用力地擠壓鉛筆,體驗。學生們發現手掌越硬,它就越痛苦。這加深了學生對壓力知識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們利用課余的時間,去外面工廠、工地等地方去觀察,看有哪些可以利用到了所學的物理知識,如:學習“簡單機械”后,到施工現場觀察起重機的哪一部分是杠桿,哪一部分是軸,哪一部分是滑輪組,然后看這些部分是如何協調的。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只要教師提醒學生時刻留意,把所學到的知識和實際生活運用聯系起來,就會學好物理。
總之,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將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知識、興趣和能力結合起來,已成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教育改革的關鍵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熱愛學習、和會學。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只要在普通課堂教學中運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認真實現上述四點,并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將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指導學生的方法統一起來。實現教學的最優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才可以真正的學好物理,學校才能真正為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