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河南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在我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文化產業相關的專業,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產業創意策劃等專業都是這些新開設的專業。但是,由于高校開設文化產業的相關專業的時間還不夠長,在實際的教學中依舊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是在我國更加強調教學實踐的大環境下,文化產業專業的教學改革就更顯重要。《創意設計實驗》的課程是文化產業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這門專業課程依托于《文化產業概論》以及《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創意設計和實際的文化產業策劃。本文以《創意設計實驗》為切入點,對文化產業專業的實踐性教學模式進行探究。
高校老師在進行文化產業專業的教學時,要充分結合不同專業的內容和要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都與其專業和日后的社會工作密切相關。文化產業專業教學內容的設置要實現“腳踏實地”,要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教授的內容都能夠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得以應用。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在進行文化產業專業的教學中還存在著選用教材知識點宏觀、教師的教學沒有側重點的情況。應用《創意設計實驗》并有效調整課程內容的設置,就能夠改善這一情況。例如,在對文化藝術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結合美術學的專業性質,著重講解《創意設計實驗》中的動漫產業創意及策劃、廣告產業為創意及策劃、會展產業創業及策劃等方面的內容。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時可以依據往屆畢業生就業的方向進行參考,讓文化產業專業的教學實踐性更強。
提高實踐性教學的占比可以說是文化產業專業的實踐性教學改革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通過調整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性教學的課時安排,來提成文化產業專業課堂的實踐成效。教師可以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并深化課堂向實際拓展,側重于外出實踐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實踐性教學的占比。教師也可以結合期末分數結構的調整,提升實踐性作業的分數占比,來促進學生更加重視實踐性教學課程的展開[1]。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文化展業專業的課堂教學還以理論為主,學生在實踐中合理運用所學知識的程度較低,這使得提高實踐性教學的占比成為重要的工作。高校教師在進行文化產業專業的教學時,可以通過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分配來展開相關工作。例如,教師在進行《創意設計實驗》課程中關于電視產業的創意策劃的課程時,可以將課時分成三等份,在第一份課時的教學時,對于相應的理論進行講解,重點講解電視產業的策劃流程與原則。在第二等份的課時教學時,教師可以聯系電視產業的相關企業,進行實際工作的參觀和學習,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到電視產業的策劃和節目錄制的過程,對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解。最后,在第三份課時的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完成教師布置的策劃案并進行展示,可以請實踐時參觀的電視產業的相關企業策劃人進行評價。
互動式教學是所有的教師在新的教育環境下都要進行的一種教學方式改革,而文化產業專業作為一個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程,更是要在課堂上多手段的大力推行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學習小組的建立,教師通過合理設置學習小組,并以小組討論和展示的方式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小組內成員的專業及實踐水平。當然,也可以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展開互動式的教學,提升學生策劃方案設計的創意性[2]。例如,教師在進行《創意設計實驗》中有關于影視文化產業的創意與策劃教學時,先進行理論的講解,重點對影視文化策劃的流程進行講解。之后,教師安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際策劃工作的模擬,讓學生在組內進行分工并展開討論。每20分鐘要求學生對小組的頭腦風暴結果進行匯報,其他小組可以針對匯報小組所展示的內容進行提問,匯報小組的成員要結合討論結果和知識儲備進行回答。所有小組都展示結束后,進行下一輪的討論和匯報。在課程快要結束前,教師對班級中所有的策劃方案進行可行性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小組討論出的策劃案的優缺點。
我國由于土地遼闊,民族數量也很多,所以地方區域文化特色十分多樣。隨著我國由古至今的不斷發展,這些文化特色也不斷傳承和發展,共同組成了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文化產業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在進行教學時,將區域特色文化有效的融入課堂,樹立起學生傳統文化保護的意識同時,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教師要整合教學資源,對區域的特色文化進行全面的搜集,在課堂中除了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外,對這些特色文化也進行講解,強化學生的地區特色品牌文化創建的意識。例如,在進行《創意設計實驗》中有關動漫產業創新與策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進行理論講解后,重點對《寶蓮燈》、《大魚海棠》等等有關中國文化的動漫進行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在進行動漫產業的策劃時能夠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與發展,將文化產業專業的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所提升。并通過動漫產業策劃的布置,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文化產業專業的實踐性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通過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設置、提高實踐性教學的占比、開展互動式教學、結合文化特色展開教學,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完善了文化產業專業的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程度,提高了學生的事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