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圣水峪鎮馮家莊小學 山東濟寧 273200)
隨著時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活動已經不再局限于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培養綜合素養已經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教育目標。核心素養是新時代教育活動的導向所在,小學語文教育應該圍繞核心素養的內涵和目標,將其融入到語文課堂之中,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不斷提高。[1]
所謂的核心素養,全稱應該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在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并且在2014年教育部正式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作出了全面的解釋。具體而言,核心素養主要涉及三大方面,分別是自主發展、文化基礎和社會參與。在這三個方面,又涉及到6個具體的方面,自主發展包括了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文化基礎包括了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而社會參與則包含了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對于這些方面的核心素養,都需要在教育中讓學生逐步形成。[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融入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對于語文教學的發展作用顯著。首先,融入核心素養,可以讓語文教學的內涵更加豐富。當前的語文教學局限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缺乏重視。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將語文教學與核心素養相融合,可以讓課堂教學具有深厚的內涵,對學生的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其次,融入核心素養,能夠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將核心素養和語文教學進行結合,可以促進課堂的創新,在教學方法上實現改進,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學效率更高。最后,融入核心素養,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除了基本的語文素養之外,還需要培養其他方面的素養,核心素養的融入,正好就彌補了這個方面的不足,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全方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具有很大的教學價值,這一點需要語文教師形成基本認識,然后基于核心素養導向,對教學活動作出創新。
在核心素養中,自主發展非常關鍵,而學會學習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素養,從教育活動的發展而言,也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自學能力,才能促進教學活動更加高效。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模式展開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具體而言,可以借助小組合作、任務導學、學案導學等手段,引導學生自主研讀課文并且解決相關問題,這樣可以逐步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實現學習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玩出了名堂》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任務導學的模式展開自主學習。首先,需要結合課文設計一系列的自學任務。比如可以依照初讀、細讀和精讀的三個層次,設計由淺入深的一系列學習任務。在初讀階段,可以設計劃分段落、歸納段意、熟悉陌生字詞這些基本的任務。在細讀階段,可以設計厘清課文故事、了解故事發展過程等任務。而在精讀階段,這可以設計體會課文主旨、分析課文表達思想等任務。其次,在設計好具體的學習任務之后,可以將其打印出來成為一張任務清單,然后在課堂上將任務清單發給學生,讓學生依照任務清單進行自學。最后,在學生完成任務清單上的問題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這些問題的結論進行討論,交換各自的看法,之后教師再來進行總結,解疑答惑,消除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借助這樣的一個自學過程,便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顯著提升。[3]
在核心素養當中,文化基礎主要需要關注人文底蘊這個方面的素養,也就是說在教學活動中要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從小學語文教學來講,就可以借助拓展教學這一手段,對學生加強人文素養的培養。具體而言,可以從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進行拓展,橫向就對一個作者或是一個方面的文化素養進行展開拓展,而縱向拓展則是對一個方面進行深入拓展。通過橫向與縱向拓展相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更加豐富的人文內涵,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比如,在教學《孔子拜師》這篇課文的時候,課文的主要內容講述了孔子拜師的原因和過程,體現出了孔子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在對課文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橫向引入一些類似的求學故事,比如螢囊映雪、鑿壁借光等等,通過這些故事橫向拓展,引導學生體會其中所表現的學習精神,讓學生也形成良好的學習素養。此外,還可以縱向拓展,對孔子尊師重道的人文精神進行深挖,拓展一系列與此有關的課外內容,讓學生也養成這方面的素養。通過拓展課堂進行語文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在核心素養中,社會參與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學以致用,才是教學的核心所在,而要實現應用則需要借助實踐這一渠道。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有必要展開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社會參與,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比如,對于目前較為常見的闖紅燈現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不闖紅燈宣傳小卡片的制作,用自己的語言在每一張小卡片上寫一句不闖紅燈的宣傳口號,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到路口發放小卡片,對行人展開不闖紅燈的宣傳活動。通過這樣的一個實踐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從而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需要認清核心素養的內涵本質,明確其對于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拓展教學以及教學實踐等方法,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全面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