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松縣五里鄉(xiāng)中心小學 安徽宿松 246500)
讓學生樂于學習,愛上學習。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樂于學習,這節(jié)課便有了成功的一半。下面,我來談?wù)務(wù)Z文課上如何打開“樂學、善學”這兩把鑰匙。
課堂上,生動的情境就像一個強大的磁場深深吸引學生,或語言,或畫面,或音樂……直指學生的心里,撥動學生的心弦,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喚起學生的現(xiàn)場感。學生的注意力、好奇心、興趣、求知欲等一下子調(diào)動起來,產(chǎn)生了一種對文本先睹為快之感,并由此展開一次快活的精神之旅,課以始,情已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當然一節(jié)課對于小學生來說,至始至終地保持高度注意和積極思維是很難的。教師要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適時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shè)多處情境,如識字情境、朗讀情境、表演情境、寫話情境……貫穿于課堂,讓學生始終情緒飽滿,有滋有味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使語文課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耕種的田野。
如學習二年級語文《青蛙賣泥塘》這一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shè)了幾處情境,學生在生動和諧的氛圍中,情緒高漲,樂此不疲,學習狀態(tài)極佳,效果非常好。
教學片段(第二課時))
(情境一)1.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買泥塘的青蛙,現(xiàn)在它正在等著我們一起快快樂樂地過河呢!
2.(出示課件)師:青蛙正準備過河,卻遇到了許多生字關(guān)卡,生字斷橋,直犯愁呢?誰愿意幫他?(說時遲那時快,學生們紛紛爭先恐后地舉手,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3.活動:先是讓學生開火車讀,再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
4.師過渡:不過,聽說青蛙前段時間有一件很苦惱的事,大家想知道嗎?
5.學生迫不及待走進課文。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語言描述和生動的畫面情境,學生的視覺,聽覺、心里等受到良好的“刺激”,點燃了興趣的火花,興致勃勃地學習。學生不僅復習鞏固了字詞,更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情境二)1.師:出示視頻錄像觀看,說說有哪些動物來到青蛙的泥塘,說了什么?
生1:水牛來了,它建議池塘周圍種些草。
生2:野鴨來了,它認為池塘里要多些水。
生3:蝴蝶建議池塘邊多種些花。
……
2.師: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怎么描述的,再次走進課文讀一讀。
3.請同學們小組內(nèi)分配角色讀一讀,演一演。
4.小組內(nèi)活動。
5.全班表演。
這樣通過生動的錄像和師生的語言創(chuàng)設(shè)了最佳情境,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文本,朗讀文本,表演文本的激情,使學生在情境中,活動中,獲取了知識,懂得這些動物對青蛙的泥塘有哪些不滿,以及青蛙做了哪些改變,也為后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師生雙向的活動。現(xiàn)在自主學習已經(jīng)深入下去,學生也成了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教師只是引導員、陪練員,要以自己飽滿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樂學的激情,啟迪學生的智慧,讓智慧飛揚,想象力馳騁,打造課堂的精彩。
如學習課文《沙灘上的童話》一文中,在研讀課文的重難點時,我重點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這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分三個步驟進行。
學生在感知課文的圖文以后,已經(jīng)明白了“我們”在沙灘上編織了美麗的童話,于是我問:“勇士們是如何救出這位可憐的公主?”的主要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走進課文。
我將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要求各組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但人人參與,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匯報前,我激動地說:“剛剛大家在小組討論學習時,我看到了你們的認真積極,一定尋找了問題的答案,甚至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有了新的體會,下面請各組匯報吧!”
A組:采用了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讀出了魔王的可怕,公主的可憐,勇士的機智,更讀出了勝利的喜悅。
B組:采用畫畫的方式,畫出了挖地道炸魔窟的方法,使人一目了然。
C組:進行了一場辯論賽,雙方分別說出了“用飛機轟炸”“挖地道再轟炸”兩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
D組: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說這兩種方法都不妥,“挖地道再轟炸”萬一把公主炸死了怎么辦?
此時,我趁機問大家:“你們還有什么辦法救出公主?”問題一出,就像打開了閘門,又議論起來,有的說設(shè)法混進魔窟;有的說趁魔王不在的時候救出公主……這些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是合作探究的結(jié)果,是智慧的碰撞,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最簡單,最根本、最必須的方法就是讀,除了讀還是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最好的詮釋。教學中讓學生以讀為本,以讀代講,采取不同形式的讀,如默讀、分角色讀、對比讀、情境讀、個性化讀等,在讀中思考,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張揚個性。
學生學習最可貴的精神,就是敢于質(zhì)疑問難,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思考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教師,要鼓勵學生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這是生成了一種課堂動態(tài)的美。這些生成的問題像課堂上的璀璨的明珠,又引領(lǐng)學生去思考,去探究,去解決,并從中嘗到了創(chuàng)新的快樂。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在語文課上,善于發(fā)掘文中的探究點,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插上想象的翅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想象不僅是對文本的升華,更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寫話能力的契機,學生也因此成了語言的富翁,寫話的能手。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我們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竭力激發(fā)學生樂于學習;另一方面還要指導學生善于學習,提高語文素養(yǎng)。打開了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鑰匙,我們的課堂才能富有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