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第六完全小學 湖南郴州 424300)
小學音樂課外教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是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形式,它不僅能夠彌補課堂教學中實踐經驗的不足,還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是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但是,如今在小學階段,很多學校的課外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還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如:教師對于課外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還是依然與課堂教學一樣,內容死板,沒有激情與活力;教師的教學側重還是以知識技能為主,不注重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情感追求等等。那么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應如何做,才能更好的發揮小學音樂課外教育活動的作用呢?本文我將從關注學生特點、倡導學生交流、開展音樂活動、注重學校配合這四方面來談一談小學音樂課外教育的組織和管理。[1]
新課改下的學生觀指出:學生具有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這一點對于音樂藝術來說表現的更是明顯。如:在每個班級中,學生的樂理掌握、聲音條件、個性特征都是不同的,教師在組織課外音樂教育活動時,一定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進行任務分配,然后從音樂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對學生展開培養,最后做到對學生的因材施教,這樣才能讓課外音樂教育活動散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2]
例如:在一次的課外音樂教育活動中,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個小型的班級音樂會活動。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音樂水平,我安排了我們班唱歌跑調但活潑開朗的陳寧同學做這次活動的主持人;選擇了十個學生進行《鈴兒響叮當》的合唱;還有我們班聲音洪亮,音準極好的陳彧軒同學獨唱《媽媽和我》;何爽同學獨舞《數蛤蟆》;全智美同學表演鋼琴獨奏《牧童短笛》,她還邀請其他會樂器的學生組成組合,進行鋼琴四手聯彈、鋼琴與葫蘆絲合奏......這樣不僅可以使每個學生在這次的課外音樂教育活動中都能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突出自身的特點,還能夠實際鍛煉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對提高整體班級的音樂素養都有重要的作用。[3]
在音樂的課外活動教學中,當學生對音樂知識和表演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停滯不前,不管學生再怎么努力,也不會進步了,第二,質的飛躍,學生的歌唱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應該積極的在音樂教育的課外活動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因為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對方的演唱技巧,還能使唱歌好的學生為唱歌沒有突破的學生提供一些自身的學習經驗,對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一次課外音樂教育活動中,我組織學生進行合唱練習。在進行了一個小時之后,我發現學生越唱越疲憊,越唱越沒有激情,這時,我要求學生之間先互相交流一下,自由活動,然后再請唱的好的學生為大家做個示范,這樣學生會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和自己唱法上的錯誤,從而會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更加富有激情的演唱。
對于音樂課外活動的開展來說,其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和課堂教學是有很大區別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是以講述、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然而在課外活動中,我們卻比較注重學生的情感激發以及表演培養。課外音樂教育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其開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合唱、歌舞、獨唱、樂隊表演等等,通過這些形式,學生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知識和技巧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對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一定的舞臺表演力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們學校每年3-5月進行的少兒才藝大賽和六一兒童節組織的大型文藝演出就為學生的音樂實踐提供了機會,不僅如此,在3-5月文藝比賽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還會代表我校去參加省市的才藝大賽和我縣每年5月舉辦的中小學生藝術節。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針對這些的文藝活動,我會在課外的音樂教育活動中,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擅長的方面主動的報名參加,然后針對學生自己選擇的呈現方式和內容在大課間的音樂興趣小組培訓時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學生會因為要參與表演比賽而提高積極性,從而更主動的練習。可見,在這種全校學生都在為藝術活動而努力的情景下,會為學校營造一種積極的音樂學習氛圍,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課外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有重要的影響。
總之,音樂課外教育活動的順利組織和管理是離不開學校的配合的。因為只有學校的領導對音樂活動足夠的重視,才會為學生的文藝表演提供機會和安排場地,才會認真的將課外音樂教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為學生音樂課外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在對學生開展課外音樂教育活動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的特點,注重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一定要倡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學生相互學習;一定要多開展課外音樂多動,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一定要注重學校的配合,從潛意識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促進每次的課外音樂活動的順利開展,才能保證課外音樂的教育活動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