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張亞斌
(1.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桃川鎮中心小學 陜西寶雞 721600;2.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太白中學 陜西寶雞 721600)
大數據時代對教育行業發展是機遇亦是挑戰:機遇在于教育行業可借助大數據資源,整合教育內容,優化教育體系,探尋教育事業發展方向,以此為由提高師資力量,達到培養優質人才的目的;挑戰在于當前教育行業大數據資源整合應用能力仍有待提高,大數據資源內在價值并非浮在表面,需教育行業具備分析、整合、搜集、處理、存管大數據的能力,結合教育需求合理汲取大數據資源。基于此,為使美術教育事業得以穩健發展,分析其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創新發展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1.將大數據與美術教育理念相融合。美術是思想、情感、創意、造型、視覺等內容的整合,其中美術設計猶如將若干內容編織在一起的工具,也只有造型優美、創意合理、極具審美性、具備情感傳達能力的美術設計作品,才是優秀的作品,美術設計從主觀出發,最終進入審美受眾眼中,需要設計者用色彩、圖案、布局、創意,敲開審美受眾的心門,為此美術教育者需教授學生應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審美受眾心理的方法,確保美術設計思維符合新時代審美受眾的心理需求,提高自身美術設計能力。
2.將大數據與美術教育內容相融合。教材普遍具有滯后性特征,加之教材內容有限,無法有效滿足人們學習美術知識的切實需求,為此在大數據時代,美術教育行業可以立足人們個性化學習需求,借助大數據資源,重新整合教育內容,確保美術教育內容極具針對性、個性化、生本性,摒棄美術教育內容冗余部分,用特色教育代替普遍教育,使美術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3.將大數據與美術教育方法相融合。當前創新型育人方法層出不窮,怎樣合理應用教學方法,成為教育者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為此美術教育行業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創設教學方法應用分析體系,用數字技術分析美術教育內容最為適合的教育方法,同時可依據受教者切實需求,整合教育方法,創新教育理念,使大數據實地下的美術教育方法更具靈活性、科學性、實效性[1]。
1.教育者缺乏大數據技術及資源應用能力。大數據技術較為專業,許多美術教育專家并不具備應用大數據及資源的能力,美術教育者需秉持與時俱進精神,積極學習先進技術手段,樹立IT技術與美術教育融合意識,為提高美術教育質量奠定基礎。
2.缺乏大數據運行體系。原始的大數據并不具備應用價值,它分散在互聯網中猶如一盤散沙,只有將大數據資源整合起來,依據一定的規律進行集中處理,才能幫助人們挖掘大數據資源中的寶藏,然而當前美術教育行業仍然存在大數據運行體系不健全消極現象,使該行業無法優化、利用相關資源,應用大數據資源充實美術教育內容的發展意圖淪為空談,影響美術教育事業發展成效。
3.課標中未體現大數據技術及資源應用必要性。課標是指引教育者完成育人任務的重要依據,為此教育者需依據課標開展教學活動,然而當前美術教育行業相關課程標準,未推出大數據技術及資源的相關標準,其與美術教育行業的融合仍處于探索階段,一旦融合不當將阻滯美術教育行業穩健發展[2]。
通過對大數據時代美術教育創新發展要點進行分析可知,教育者需將大數據技術及相關資源,與育人理念、教育方法及教育內容融合在一起,方可推動美術教育事業穩健發展,然而當前教育者缺乏大數據技術及資源應用能力,缺乏大數據運行體系,課標中未體現大數據技術及資源應用必要性等實況,已經成為大數據技術及資源與美術教育行業融合的阻力,為此美術教育行業需秉持實事求是精神,分析大數據時代美術教育創新發展方略勢在必行。
1.培育優質美術教育人才,提高其應用大數據技術及資源的能力。美術教育行業需看到大數據時代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積極引導教育學者學習大數據技術、挖掘大數據資源、用以優化教育內容,豐富教學方法,提高育人質量,例如可以制定“大數據技術入門教程”,以美術教育為背景,引導教育學者自主學習大數據技術,得以明晰相關資源與發展教育事業的關系,合理應用大數據資源,提高美術教育者核心素養。
2.建立大數據運行體系。首先,建立大數據美術教育運行平臺,設計檢索功能,教育者可在該平臺中輸入關鍵詞并汲取相應資源,為充實美術教育內容奠定基礎,為賦予該平臺更強的功能性,需依據美術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將其細化分支,如以水墨畫教學、素描教學、油畫教學、漫畫教學、雕塑教學等美術教育門類為依據,分設若干大數據教育運行子平臺,用以緩解大數據平臺運行壓力,提高其技術服務針對性;其次,建立大數據資源管理平臺。雖然“共享”是互聯網精神的核心,但一味強調共享,將造成大數據資源丟失、篡改、膨脹等消極現象,為此美術教育行業需看到大數據資源發展特性,建立相關管理平臺,用以維護大數據資源,規范大數據資源應用方法,及時更新、過濾大數據,避免大數據資源極具發展,無法緊隨美術教育行業發展需求;最后,建立大數據技術“供給站”。先進的技術、軟件是保障大數據得以發揮效用的基礎,一旦相關軟件及技術出現滯后性,將無法滿足美術教育行業切實需求,為此該行業需建立大數據技術“供給站”,與相關軟件公司合作,依據美術教育切實需求不斷開新技術,確保美術教育行業始終具備掌控大數據時代的能力。
3.調整課程標準。課標是指引教育行業發展的“指南針”,為此美術教育行業需立足大數據時代,調整課程標準,將應用大數據技術及相關資源納入教學實踐標準中,為累積相關教育資源,創新發展與美術教育相關的大數據技術與資源奠定基礎,繼而引導美術教育事業與時俱進、穩健發展[3]。
綜上所述,伴隨我國互聯網體系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然到來,美術教育需在與時俱進精神指引下,培育優質美術教育人才,提高其應用大數據技術及資源的能力,建立大數據運行體系,調整課程標準,將大數據資源與技術與美術教育內容、方法及思想融合在一起,達到提高美術教育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