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開發區舒巷小學 安徽安慶 246005)
早晨,經過校長辦公室門口,見幾位老師正拿著花名冊打電話。不用問也知道一定是班上的哪位同學作業沒有完成,正在找家長呢!
曾經,我也和他們一樣,為不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而苦惱。對于這些孩子,無論你怎么強調,怎么威脅,他們仍然把你的話當成耳邊風。不做就是不做,打不敢打,罵不敢罵,只能讓這些孩子把昨天的作業補起來,可是他們是把昨天的作業補起來啦,第二天的作業仍然拖欠。我也曾苦口婆心地勸說,有時候也找來家長,可家長也沒有辦法,要么陪著笑臉,要么劈頭蓋臉對孩子一頓大罵,甚至有些家長給孩子一頓暴打。鬧劇過后,“頑石”依舊。只是與此反復,收到的唯一成效在家長的眼中老師很嚴厲,是一位負責人的好老師。有了這樣一個美麗的光環,于是我也心安理得的將學生不做作業的責任完全歸結于學生本人與其家長身上,從來沒有想過自身存在問題。
當我發現自身問題,還得從那件事說起。那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發現江祁還沒有來。不會這孩子又生病了吧,我心里嘀咕著。這孩子身體一向都弱,馬上要考試了,在這節骨眼上生病,真讓人著急。正準備去打電話時,江祁哭哭啼啼地走進教室,紅腫的雙眼,手臂上一條條醒目的紅痕可見孩子挨了打。他爸爸一進教室就朝我抱怨:“老師,這孩子太不像話,說他不想上學啦!”“怎么會呢?一定是發生什么事,江祁可是個好孩子?!蔽乙渤粤艘惑@。“昨天晚上他寫作業寫到十二點多,今天早晨說要睡覺,硬是不起來,你說氣人不氣人?!苯畎职值脑捯怀隹?,班級立刻炸開了鍋,幾個淘氣的男孩子也跟著申訴起來:“老師,你昨天的作業實在太多,寫到我們腰酸腿疼手抽筋?!迸懽有?,只是用同情的目光看著江祁,有幾個女生的眼睛周圍有些發青,一定也熬了夜。孩子們的話猶如一條條利鞭抽打在我身上,也讓我徹底醒悟:孩子們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原本作業是檢驗乃至鞏固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是校內教育活動的拓展和延伸,可為了讓孩子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竟有意或無意地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靜下心來,我將自己在布置家庭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梳理了一遍:第一,重復的內容太多。為了讓孩子記得牢,考試取得高分,于是布置作業更是面面俱到,從書面答題到抄詞、組詞、填空、寫話進行題海戰術,傳統的作業形式,千題一面,單調重復,以至于許多孩子背地里猜到作業。第二,硬性統一的作業讓學生為難。剛接手這個班級時,發現許多學生的日記就只有一兩句話,當時的我也沒有分析任何原因,想一些可行的辦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硬性規定每個孩子每天必須寫一篇日記,字數不少于300字。在老師的高壓政策下,不置可否有一小部分學生寫作水平確實有所提高,但對于表達能力差的孩子來說,簡直天方夜譚,逼著他們要么抄作文選,要么干脆不寫。還有自己最忽視的問題是作業批改有時候不及時,就是批改了,也只是檢查答案是否正確,匆忙打個分數,很少思考他們怎么完成的,方法是否得當。把作業批改看成簡單的勾勾畫畫,圈圈點點,并沒有關注學生作業所反饋的信息。
針對這些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趕緊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做了以下嘗試:首當其沖的是減少作業量,將學生的作業控制在半個小時,留給孩子們一定的空間。并根據學生的能力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如在布置《葉公好龍》這一課的作業,我安排了三項作業:(1)默寫課文(2)擴寫《葉公好龍》(3)搜集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與喜好選擇其中兩項作業認真完成。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孩子的作業量少了,難度相應降低了,作業完成的情況大有改觀,最讓我欣喜的是作業質量也有所提高。
其次結合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布置適當的作業。每學期學校都會開展手抄報、書法、講故事、古詩誦讀等競賽活動。我就以這些競賽為契機,適當的布置一些作業。每當一個單元學完后,我會布置一張手抄報,將這一單元中的好詞好句或者自己在課外學到的知識作為內容,再加上自己個性設計,并將每個學生制作的手抄報放到各人的檔案袋中,再選個時間將他們的手抄報進行相互交流并互相評價,設計非常精美推薦參加學校手抄報比賽,在此項活動中孩子們既鍛煉了自己動手能力,積累了知識,同時又獲得了成就感,學習的興趣自然也越來越濃。除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注重孩子的動口能力。學校這學期初就定下了高年級古詩素背比賽。為了不增加孩子們的作業負擔,我只要求每天背一首古詩,并及時檢查。比賽那天,孩子們信心百倍,最終大獲全勝。孩子們開心地笑了,我也適時鼓勵:“只要大家肯下功夫,沒有事情能難倒我們。”就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完成了一項項特殊的作業,我們也一起沉醉在這有趣的作業中。
對孩子最為頭痛的日記我也進行了變革。說到這還得感謝那位浙江老師,正是因為他的做法讓我獲得許多啟發。首先他gt給日記換了一個名稱“圍博”,他要求孩子們每天根據班級發生的事寫一篇“圍博”,字數只有140個字,最重要的是他每天在課堂都要花15分鐘將寫得精彩的微博大家進行評論。讀著他們班孩子的“圍博”,有一個想法也油然而生,為什么我不可以試一試呢?我汲取了一些對我們班有用的經驗開始實行?!敖窈笪覀儾粚懭沼浝?,”一走進班級我就迫不及待地宣布這件事,全班歡呼,“不過改寫‘微博’(我還是把‘圍’改成‘微’,就我們班現在的水平去關注誰的微博再去評論,還需要一些時間)?!甭犕旰笠痪湓?,大家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皳Q湯不換藥?!币恍W生在下面小聲嘀咕著。“不過……只有140個字喲!”“耶!”班級頓時又沸騰起來。除了向上面那位老師每天在班上讀10篇微博,我還精心地批改每一位孩子的微博,對于孩子每一點進步,我都會將自己的興奮用批語的形式告訴他們。每當孩子有所松懈時我也用批語的形式提醒他們。當然這些評語大多都是一些激勵性的語言,有時候孩子們也在我批語的下面寫上自己看法或行動?,F在的班級的微博以成為了我和孩子們溝通的橋梁,最值得一提的是班級的那位“頑石”,最近幾次作業都完成啦。
現在的我,再也不為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而煩惱,每次欣賞著孩子們偷偷改變的作業,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少一分抱怨,多一份反思,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親其師,信其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