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白銀市廣播電視臺,甘肅 白銀 7309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移動終端的普及,如今各類媒體面臨著重大變革,報刊、電視等傳統媒體也逐漸朝數字化方向發展,逐漸演變成數字報刊、數字電視、移動媒體等新的媒體形態,形成了當下的新媒體環境。就技術而言,新媒體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數字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等渠道,在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大眾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等。就內容而言,新媒體不僅豐富了廣大群眾的娛樂生活,還對社會中出現的不良現象進行剖析和監督。而文字編輯作為媒體傳播的重要部分,在新媒體時代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文字編輯人員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提升自己的基本素養。
當前,由于新媒體出現的時間還不夠長,其技術更新速度又比較快,很多文字編輯人員也是從傳統媒體編輯轉型而來,對新媒體編輯工具的使用方法仍不是很熟練。傳統媒體側重于內容本身,比較常用的工具只有計算機系統和文檔系統。除此之外,由于傳統媒體觀念深入人心,大部分高校在培養文字編輯人員的時候,很少進行新媒體文字編輯工具的介紹和培訓。
新媒體屬于新興的媒體形式,由于其概念出現時間較晚,很多文字編輯人員的寫作視角還比較傳統。兩者寫作視角的不同主要表現為,傳統媒體注重向大眾傳播新聞,因此在選擇視角的時候通常以新聞的影響力為主,缺乏與讀者的互動和需求傾聽。新媒體在選擇視角的時候以大眾的興趣為主,更注重傾聽讀者的需求,并在編輯內容之后與讀者互動。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網絡語言不斷更新,部分文字編輯人員從未受過專業的新媒體寫作訓練,無法高效地接受網絡語言并巧妙運用。文字編輯人員對互聯網環境的不了解會導致寫作內容和讀者聯系不緊密,文章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文字編輯人員在網絡語言及其使用技巧方面的不足,導致新媒體文章不能較為鮮明地展現當今網絡文化的內涵。
目前,有關部門對新媒體文章的內容審查相對寬松,很多新媒體編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不負責任地發表獵奇的內容,這對于社會輿論以及新媒體本身的發展相當不利。因此,新媒體文字編輯人員學習相關法規顯得尤為重要。
新媒體中較常見的網絡平臺都有獨立的編輯工具,且文章通常需要將文字和圖片、視頻等穿插編輯,因此文字編輯人員需要熟練掌握其編輯規則和發布方法,運用好這些編輯工具可以使文章更具沖擊力。
新媒體文字編輯人員應具備不斷學習和積極調整的心態,主動適應新媒體視角,在編輯過程中應以讀者的視角為重,有選擇性地篩選出讀者需要的信息。這樣不僅能增強文章的可讀性,還能促進與讀者互動,增強讀者對新媒體平臺的黏性。
新媒體以互聯網為傳播載體,因此恰當地使用網絡語言及其使用技巧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在編輯過程中,文字編輯人員應當知曉網絡熱點話題,擁有網絡思維,對互聯網中的熱門話題、詞匯等具有較高的敏感度。此外,長久培養自己的網絡語言知識系統,將現實新聞與網絡虛擬邏輯結合,才能編輯出更加深入、鮮活的文章。
新媒體文字編輯人員需要清楚地認識到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并自覺遵守,盡可能讓新聞內容為社會帶來正能量,而非胡編濫造增加不和諧的聲音。自覺遵守相關法規對于新媒體平臺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它是文字編輯人員必備的從業素質。
新媒體文字編輯人員需要接受崗前培訓,學習并熟練使用編輯工具,養成活躍的技術思維以適應不斷更新的互聯網技術。培訓中應當注重學員創新思維的鍛煉,鼓勵其探索和開發新功能。
在培養編輯視角時應當把重點放在讀者的角度,這要求編輯人員練習挖掘讀者心理這一技能,從線上線下融入讀者的生活,積極參加或開展讀者互動活動,貼近讀者的心,為以后的編輯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人員要在日常的網絡環境中注重搜集熱點話題和語言,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尋找關鍵信息,將其分類整理便于使用。長期積累和觀察有助于編輯人員養成網絡文化素養,使其創作的文章更具網絡媒體的特色。
如今,新媒體不斷發展,文字編輯人員要積極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在上崗前,文字編輯人員需要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新媒體素養的提升,保持積極主動的從業心態,在編輯工作中展現更有價值的一面。
[1]崔金貴,盛杰,談國鵬,顧艷,劉倫,劉星星.編輯的新媒體素養培養[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07):970-974.
[2]劉方坤.新媒體時代文字編輯轉型及創作策略[J].新聞傳播,2016(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