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楊嬌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高職《金融學基礎》課程中傳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已顯不足。本文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并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金融學基礎;互聯網金融;教學改革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應運而生?;ヂ摼W與金融的結合在發達國家起步較早,比如網上銀行,網絡眾籌融資、電子支付等都是從發達國家傳入中國的。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以P2P網貸為例, 2018年9月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1107.37億元,貸款余額為8536.71億元,運營平臺數量超過至1500家?;ヂ摼W金融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的一股生力軍,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基金等正在蓬勃發展。高職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環,承擔著培養實用性人才的教育目標,應該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這就需要我們金融專業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等方面緊跟時代的前沿,將互聯網金融的相關內容加入到課程教學體系中。作為專業基礎課的《金融學基礎》課程更需要包括互聯網金融的新思路、新內容。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是指具有互聯網精神、以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來實現金融功能的新興金融業態?;ヂ摼W金融在中國的起步較晚,在2013年以“余額寶”的誕生和規模增速擴大為契機,互聯網金融實現了爆發,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元年正式到來。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上海黃浦區成立,代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重視。2018年10月1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說明互聯網金融行業被納入了政府的主要監管體系之中,也代表著互聯網金融在整個金融行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目前,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常見的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網絡貸款、小額貸款、眾籌融資、互聯網投資理財等幾種模式。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實質是一個面向大眾開放的支付平臺,其作用在于充當買賣雙方的信用中介,提供信用保證以確保交易的順利進行。第三方支付是為了解決在互聯網交易過程中雙方由于不能見面交易所產生的信任問題。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移動支付迅速發展,除了傳統的互聯網支付外,移動支付正在成為第三方支付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包括支付寶、微信、銀聯商務等。
P2P網絡貸款
P2P貸款是指資金需求方通過在專門的互聯網借貸平臺上發布借貸需求,需求雙方通過平臺自行匹配達成借貸交易的一種網絡貸款形式。P2P貸款的借款人主要是小微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由于借款的風險比較大,因此出借人要求的利息也會比較高。由于這些借款人一般很難通過傳統金融渠道來獲得資金支持,雖然利息較高,但P2P網絡貸款能夠滿足他們對流動資金的迫切需求。
小額貸款
P2P貸款是由個人對個人(企業)出借資金,而小額貸款主要是由互聯網金融企業對個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得益于互聯網大數據的運用,大批按照銀行的風險評估標準無法獲得信用支持的客戶都能通過互聯網金融得到資金支持。例如阿里小貸和京東白條,傳統銀行業認為信用風險很高的無穩定工作的網店店主和網購群體是他們的主要客戶。他們憑借電子商務業務收集了用戶海量的物流、資金流等各種數據,對用戶信用進行評分并發放訂單貸款或信用貸款。
眾籌融資
眾籌融資是指需求方將需要融資的項目提交到眾籌平臺上,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對項目進行投資。眾籌融資根據投資標的不同,通常分為以物為投資對象和以股權為投資對象。簡單來說,就是眾籌項目融資成功后給予投資者的回報是“物”還是股權。
互聯網投資理財
互聯網投資理財改變了傳統理財產品的高門檻和復雜性,使普通大眾真正能夠接受和使用。以余額寶為例,一元起投,隨時贖回,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并倒逼傳統銀行業進行理財產品的創新,拓寬了普通人的理財渠道。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金融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實需求
傳統的《金融學基礎》課程框架主要包括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三個部分,其中貨幣部分包括貨幣及貨幣理論、利息與利率等內容;銀行部分包括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金融市場部分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中介、融市場等?;ヂ摼W金融的內容涵蓋了這三個部分,并給傳統的課程內容不斷增加了新的內涵。
金融概念方面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普惠金融和消費金融成為最新的熱點概念。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消費金融主要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客戶的消費需求提供的貸款或其他金融服務。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中國的金融業主要為城市中產階級以上的群體服務,普惠金融服務由于風險高、收益低,很少有金融機構愿意觸及。消費金融公司在2010年就已經存在,但由于國人的消費習慣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金融業之后,消費金融才真正地發展起來。
金融理論與金融監管方面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特別是移動支付的使用使貨幣流通速度加快,貨幣乘數被放大,人們對于貨幣的需求大大降低,對貨幣需求的計算模型需要考慮到這一新的變化。虛擬貨幣如比特幣等的出現影響了貨幣的供給,貨幣的供給與創造不再完全處于中央銀行的控制之下,央行通過調節貨幣供給來實施貨幣政策的能力和效果都會被削弱?;ヂ摼W金融對金融監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互聯網交易的匿名性和隱蔽性使得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比傳統金融的風險更高,監管難度更大。比如網絡貸款中的法律風險、洗錢風險等的暴露已經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嚴重的不良影響。
金融市場方面
互聯網銀行的出現是對傳統銀行業的一種創新,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就是典型的代表。2017年底,網商銀行的線下小微經營者人均貸款金額為7615元,這是傳統的銀行業無法做到的?;ヂ摼W金融門戶是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或服務都放在互聯網平臺上供客戶自行通過對比,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比如融360,該平臺有超過2000家合作機構,能夠為客戶提供數萬款貸款產品、信用卡、理財產品等讓用戶自由選擇?;ヂ摼W金融中的金融中介不再僅僅是資金的中介,更多的表現為金融信息的中介?;ヂ摼W金融工具的創新降低了傳統金融工具的貴族屬性,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服務,比如互聯網基金、互聯網保險等。
《金融學基礎》課程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教學探索
互聯網金融的新思想與新內容的加入,為《金融學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提出了新的挑戰,筆者在教學中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
理論教學方面
高職教學課程中的教學內容強調實用性和可學性,需在教學內容上補充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概念和內容。在貨幣部分增加虛擬貨幣比特幣的介紹及移動支付普及后電子錢包如支付寶、微信等內容。在銀行部分增加對互聯網銀行的介紹及講解。在金融市場部分增加互聯網金融企業如阿里金融、京東金融等案例,增加互聯網基金、互聯網保險等內容,對網絡貸款等互聯網金融模式進行探討。在教學設計上,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對于學生日常接觸較多的一些互聯網金融的案例,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搜集并進行分析。比如互聯網基金中余額寶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可以此為案例讓學生分析其構成、銷售模式,與傳統基金相比有哪些不同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基金的概念和相關內容。
實踐教學方面
傳統的《金融學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以理論性教學手段為主,主要原因在于傳統金融市場的參與者為具備了一定經濟能力、具有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已工作群體,而大學生基本上不具備這一實力,所以很難通過實踐教學的手段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金融工具,體驗金融市場。而互聯網金融的普惠屬性使教師在該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有了更多可以運用的手段和方法,學生也能通過現實場景來學習并理解金融學基礎知識。例如在學習“信用”相關內容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查詢螞蟻信用的評分并相互比較信用分數,通過不同的同學之間花唄余額的不同來直觀地體會信用的重要性。在學習金融市場的相關內容時,由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低門檻性,也可以讓學生下載手機APP,如支付寶等,通過實際購買理財產品、保險產品,來了解這些產品的特點及風險等。還可以讓學生比較不同的互聯網平臺,如微信微粒貸、支付寶螞蟻借唄、網貸平臺不同的貸款利率來加強學生對利率的認識等。
結語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高職金融學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為高職體驗式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在高職金融學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中要緊跟現實需要,豐富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手段,不斷地培養實用性的金融人才。
【參考文獻】
[1]申蕾.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研究: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5(12).
[2]丁杰.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學》課程改革探析[J].高等教育,2015(07).
[3]蔣亞利.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學》課程改革文獻綜述[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6(04).
[4]鄧舒仁.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的文獻綜述[J].華北金融,2014.(12).
[5]簡揚.基礎知識:互聯網金融的6種模式[DB/OL]. https://www.sohu.com/a/230731015_114819, 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