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公安微博輿論引導的主要特征,針對當前公安微博輿論引導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提出相關的對策,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 公安微博;輿論引導;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21-0060-02
微博以其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和社交互動能力,成為公安宣傳工作的媒體新陣地。當前社會管理背景下,公安微博的輿論引導工作雖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面對日益復雜的網絡環境,其引導工作也顯露出一些不足,以致于對社會管理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和諧社會發展。基于此,研究公安微博輿論引導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相關的解決之道,對公安機關運營政務微博,提升公安機關宣傳效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公安微博輿論引導的特征
公安微博作為政務微博的重要分支,是公安宣傳的重要窗口之一。公安機關利用微博窗口發布相關的官方通知、分享公安工作的典型案例,在編寫過程中也多利用親民化、“接地氣”的網絡語言,貼近社會生活,因而公安微博所發布的內容往往具有極高的社會群眾關注度。在網民心中,公安微博所發布的內容往往更具有可信度和權威性,因而公安微博內容對于網絡輿論的引導現象極為顯著。以下簡要介紹公安微博輿論引導的幾個特征:
1)客觀性。網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環境,在網絡環境的掩蔽下,網民的發言往往具有極大的沖突性,并隨之形成截然不同的輿論方向。實際上,網絡輿論沖突是互聯網環境中極為常見的現象,而針對各種不同的社會事件,公安微博所發布的內容是最具有客觀性、真實性的,可以更客觀的引導網絡輿論的正確發展,減弱不必要的社會輿論沖突,降低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概率。
2)及時性。自媒體時代,輿論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傳播速率更快。對于一些沒有辨別能力的群眾來說,面對一些不實言論,他們極其容易受到錯誤的引導,繼而產生錯誤的判斷,甚至做出欠缺理性思考的行為。公安微博面對各種社會事件,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對現場事件進行報道,通過發布現場視頻、照片等手段,澄清不實信息,粉碎網絡謠言,瓦解不利于社會管理的輿論,凈化網絡環境,以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3)普法性。公安微博的輿論引導還具有一定的普法性。網絡世界媒介素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媒介為了吸引眼球經營粉絲經濟,在對某些社會熱點的描述和評論過程中濫用話語權,造成不真實的、背離法律與道德的輿論形成。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安微博緊跟社會熱點事件,指出相關的涉法問題、違法問題,做出公開公正的評述,向廣大網民講理普法,不讓相關不良媒體有機可乘。
2 當前公安微博輿論引導存在的問題
自2010年第一個公安微博“平安肇慶”在新浪注冊成功以來,近年來各地區公安機關都相繼建立了官方微博。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公安微博的輿論引導能力正在不斷的增強,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
1)警民互動存在不足。微博平臺是一個注重雙方互動交流的網絡信息交流陣地,但許多公安微博的與網民的互動存在明顯的不足。一些公安平臺關閉了網民評論的功能,只機械化的發布相關事件的通知,不接受群眾的咨詢,對一些敏感話題保持沉默等,警民溝通互動存在嚴重不足,使得不少網民會對官方信任感降低,從而導致一些官方內容在發布后,不能夠對不實輿論產生影響,從而降低公安微博輿論引導的有效性。
2)微博內容的輿論引導性不強。基于公安機關的社會職能,公安微博所發布的內容應該是極具權威的。公安機關并非是專業的媒體機構,在內容組織和措辭方面,采用一貫的通報、報告模式,所發布的內容容易讓網民產生距離感、冰冷感,因而喪失對微博內容仔細閱讀的興趣,繼而不能夠起到既定的輿論引導作用。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公安微博用力過猛,言辭過度調侃娛樂,有失權威,雖然一定程度提升了網民的關注度,但影響了公安機關的正面形象。這些現象都導致網民不能夠通過公安微博了解社會事件的真相,不利于對不良輿論的偏正,并極為容易讓網民對公安微博失去信任感。
3)微博“失語”現象時有發生。公安微博的“失語”現象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僵尸微博”,有的公安微博雖然注冊了官方微博,但并未進行專門的管理和更新,微博處于空白或者偶爾發聲的情況,這樣導致微博的官方性大大降低,其偶爾發布的消息或者通知并不會引起該區域內網民以及民眾的注意,無法對他們產生輿論影響;另一種則是公安微博運營的“私人視角”嚴重,有些公安微博管理員將個人價值取向、情緒帶入到微博內容之中,借用官方渠道表達個人思想,導致公安微博的共工屬性大大降低,造成網民產生更嚴重的誤解。以上兩種“失語”現象,都會導致公安微博無法對社會熱點的輿論形成正向的引導作用,反而會在無形之中產生更大的警民沖突,不利于社會管理。
3 社會管理背景下公安微博輿論引導對策
公安機關借助公安微博發布信息、提供服務獲取線索、發布案件進展等工作,并針對負面輿情進行輿論引導,在網絡輿論引導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社會管理背景下,公安微博輿論引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社會和諧穩定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公安微博輿論引導中存在的問題,現提出以下對策建議以供參考。
1)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運營機制。科學完善的管理運營機制,是提升公安微博運營效率和社會服務性能的重要前提。公安機關應組建專門的團隊管理微博,這就需要從根本上加強公安隊伍對微博等新媒體的學習和應用。應該對相關人員展開專業的培訓工作,在滿足公安機關章程的前提下,讓微博管理和運營更加規范化、專業化,提升微博內容的質量。對于公安微博的運營做出細則要求,包括發送頻率的制定、發送內容的審核標準都做出具體的要求。同時,公安機關還需要建立與之對應的考核制度可引入第三方力量,可聘請社會上的專業機構對其微博進行考核評定,建立一套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建議主要從更新率、平均轉發率、答復率、警種的參與度等要素來進行考核,提升微博管理效率,以充分發揮公安微博的正向傳播力和影響力。
2)信息與服務并重,提升警民互動性。在內容方面,公安微博應該實現“欄目化”運營原則,對于嚴肅事件的內容應該注重官方表達的權威性和客觀性,對于普法內容、警務工作等內容的表達應該更加的日常化、親民化。還可以根據地方特色做出一些“欄目”,例如江寧公安在線就在微博板塊中展開了《江寧探案錄》這一欄目,該內容結合了真實,又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對江寧公安的正面形象十分有助益,也大大提升了網民與公安微博互動的熱情。對于不同地區的公安微博,應該極力展示各地區的社會管理特色內容。在服務方面,公安微博應該積極回應網民的咨詢,對于網民的質疑做出合理的回應。同時對于突發事件產生的輿情,應該積極組織警力進行專門的網絡答疑,對群眾在公安微博上反映的問題實現人對人點對點,力爭做到立刻給出專業意見和答復。
3)形成多平臺合作機制,提升網絡話語權。現階段,人們所參與的互聯網平臺種類越來越多,微博的影響力也有所削弱,其對輿論的引導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更好地提升公安部門對社會事件的輿論引導能力,公安機關還應該積極的與其他形式的政務微博進行聯動,并積極的增加公安機關在其他有影響力的平臺的宣傳窗口,統一聯動,提升網絡話語權,進一步擴大對輿論引導范圍,起到更好的社會管理作用。例如江寧公安微博的聯動就有另外聯動賬號,即微信平臺的“江寧婆婆”,雖然是個人運營賬號,但內容都由公安內部宣傳運營審核,但從風格上,“江寧婆婆”所發布的內容更加生活化,更接地氣。二者的高關聯度,使得江寧公安在線發完微博后,都會有“小號”的評論。江寧婆婆作為交流賬號,更無形中承擔了補充江寧公安在線這一官方賬號的作用,官方賬號因為各種原因不便發送的內容,在私人號有所體現。江寧公安官方微博因為“江寧婆婆”的私人賬號更加豐滿具體、生動鮮活,在網友心里早已將二者形象合二而一,無形之中加強了公安正面形象的影響力。
4 結束語
在社會管理背景下,公安微博對于社會輿論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為了進一步讓公安微博形成對社會輿論的正向引導,各級公安機關應該充分認識到公安微博運營管理的重要性。應當積極主動地去完善相關管理機制,積極展開人員培訓工作,提升公安微博的正面形象,把公安微博建設為集警務公開、服務群眾、化解矛盾和輿論引導四大功能于一體的新平臺。
參考文獻
[1]孫鳳蕾.微時代的公安文化傳播探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4(1):155-159.
[2]陳新.淺談當前公安微博的現狀、特點、存在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3,9(下):183.
[3]李卓濤.淺議公安微博的作用與發展[J].公安研究,2013(7):79-83.
[4]楊思文.以“江寧公安在線”為例談政務微博的風格打造[J].新聞知識,2014(2).
作者簡介:劉琳琳,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