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寧
摘 要:體育教學是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整體上都存在一些問題,不符合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因此也就不能在學生就業過程中提供幫助,為了讓高職院校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更具趣味,在未來就業中減少壓力,高職院校需要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本文將闡述高職院校的教育指導理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不足以及相應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院校;體育教學
。高職體育教學的概念
體育教學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通過體育的教學,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養成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爭先的良好品質。但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體育教學還有著更加不同的意義。高職教育與普通的本科教育不同,學生的學習不像普通本科的學生一樣將知識學習放在第一位,而是主要以就業為導向,以為社會直接輸送技術人才為教學目的。因而,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始終注意社會的需求,服務于學生的就業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的教學理念滯后
教學理念是教學實施的重要指導,然而很多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都比較落后,還固守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課程設置以單一的教師教學、學生訓練為主,沒有認識到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跟不上社會的進步,不利于學生實踐水平的提高。
體育教學不能與職業性和專業性緊密結合
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因此其體育教學的側重點也不一樣。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都不能根據學生的專業和未來職業的需要為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體育課程,課程內容雷同、單一、缺乏創新性,體育的訓練也不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能力,這樣的課程對于學生來說自然缺乏吸引力,而學生也容易忽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應付了事。
教學評價的方式單一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教學評價仍是以學生的期末測評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這樣既不能對學生在平時的努力和各方面的表現作出綜合的評估,更反映不了學生未來適應就業的能力,這樣的教學評價也就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發展的空間和努力的方向。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措施
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的培養體系必須以就業為導向,而就業與社會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在當今社會,用人單位十分看重就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體育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就業競爭力的增強都極為重要。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人員必須首先更新教學理念,確立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并以此為指導推進體育教學的改革。
將體育教學與職業特性聯系起來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必須具有針對性,針對不同的專業,需要有不同的培養方案,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比如機械類專業,這個專業的實踐性非常高,要求學生的身體素質足夠好,以應對比較繁重的體力工作,那么院校在課程內容制作上就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不僅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教給學生肌肉放松等方法,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應對困難。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在具體的教學中,高職院校的所有教學都要圍繞著就業這個最終目標,體育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與其他課程相比,體育并不是以教授專業知識為主,但是,教師同樣可以利用體育課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體育鍛煉一般都較為辛苦,需要學生付出一些努力,不停鍛煉,才能取得良好的結果。教師應當將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等融入體育教學中,激勵學生對待工作正如對待體育一樣,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永不言棄,還要找準方法、合理進步,不搞歪門邪道。通過這樣的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素質,提高學生在未來就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既然高職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那么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學也一定要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服務。教師不能按照傳統的單一評價體制,而應該創新評價機制,讓教師、學生都能參與評估,在學生中培養起良好的競爭氛圍,激勵學生敢于爭先,同時,培養學生堅強的心理素質,這樣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才能讓學生在就業單位里充滿自信,不畏挑戰,敢為人先。
結語
在當代社會中,學生的培養不能還是單一化的老一套,而是要結合時代的需要,創新培養體系和評價機制,在觀念和實踐上進行創新。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這樣以就業為導向的學校來說,其體育教學也同樣要以就業為導向,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服務。要建立起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融入職業特性和職業理念,并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符合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新錄.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新西部,2018(11).
[2]石曉晨,侯景明.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創新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0).
[3]剛良.探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6,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