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一機一小 內蒙古包頭 014030)
古詩文是我國古代詩人及作家的文學作品,其年代久遠,與現代文化、文學存在較大的差異,其差異性不僅體現字的讀音、字的意思方面,也體現在字、詞的用法等方面,導致當代小學古詩文教學存在較多的難點,其主要包括小學生難以理解古詩文中字和詞的具體意思、朗誦教學較為困難以及小學生難以體會和理解古詩文的具體詩意及意境等,所以,必須要對此進行分析,找出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有利于小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1]
古詩文一般用詞精煉、含蓄,且字、詞意思通常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差較大。例如,“走”字在古詩文中通常為“跑”的意思,使當代小學生對此較為茫然。同時,字的讀音也較為特殊,與現代漢字讀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而小學是學習古詩文的開設階段,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能力也有限,所認識、理解的現代漢字及詞較少,文言文功底較差。當面對精煉、含蓄,甚至是古怪的文字,很多小學生都會對此感到陌生,在學習過程中較為困難,導致小學生普遍的能夠背誦古詩文,但不理解古詩文具體意思。另外,如果語文教師課堂講解過快,就會導致部分能力較差的小學生不能夠理解其具體意思,也就阻礙著小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2]
與現代文章相比,古詩文用詞奇特,語句精略,省略較多的字、詞等,增加了小學生對古詩文的陌生感。首先,對于朗讀而言,由于古詩文讀起來較為別嘴,不像現代文章讀起來具有朗朗上口的感覺,增加了朗讀困難,再加上對古詩文中字、詞意思的不理解,在朗讀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斷句、語氣、節奏等不正確的情況,這些方面都是古詩文的教學難點;其次,在背誦方面,不僅是古詩文教學重點,也是古詩文教學難點,雖然小學生記憶力較強,但對于古詩文來說,普遍的感到困難,甚至產生背誦恐懼感,降低著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其主要體現在小學生從讀古詩文到達到背誦程度時,所需要的時間較長,導致背誦效率較低。
古詩文除了學習字、詞及朗誦以外,還需要領會古詩文所表達的情緒、思想及體會古詩文所展現的意境,這些方面都是古詩文的精神所在,可以讓小學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境的熏陶,提高小學生的文化修養及人文素養。但是,小學生普遍的難以對這方面進行領會和體會,古詩文的學習也處于字、詞的理解及背誦層面。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小學生年齡尚小、知識相對缺乏,使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導致出現這種教學難點;另一方面,對于小學生而言,古詩文的默寫及字、詞的解釋是應試考試的重點,對古詩文的思想、詩意及意境方面要求相對較低,導致小學語文教師不注重這方面的教學。
古詩文字、詞的理解是古詩文的教學重點,但由于小學生古詩文及文言文功底較差,使其成為教學難點。為了突破其教學難點,依然需要強化字、詞意思的理解。為此,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強化理解,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以適當的速度對字、詞意思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逐字逐句的對古詩文進行翻譯,力爭每位小學生都能理解其具體意思;其次,加強記憶。在小學生理解其具體意思以后,還要進行強化記憶,所以,在課堂中還要留夠充足的時間,引導、督促小學生對此進行記憶;第三,經常復習。由于小學生要學習的課程較多,每天都會有新的內容要學習,所以,為了防止學生因時間問題而降低其理解,就要經常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做到溫故而知新,才能不斷的加深其理解。
古詩文的默寫是應試考試的重點,但朗誦卻不在考試范圍,這就導致語文教師不注重朗誦教學,最終造成小學生難以理解古詩文所表達的意境與情景,在死記硬背的基礎下,勢必會降低背誦效率,于是,在此方面的教學就成為教學難點,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古詩文的感情朗讀。為此,語文教師要對古詩文進行多次有感情的領讀,創造朗讀氣氛,才能使學生的朗讀充滿詩情畫意,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內心受到熏陶,提升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有感情領讀的同時,也傳授了學生朗讀語氣、語調,以及使學生明白古詩文的斷句及朗讀節奏,使古詩文朗誦不在別嘴和繞口。[3]
由于很多小學生都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背誦古詩文,不僅效率低,而且到了真正默寫的時候又有較多的字不會寫,使背誦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采用邊背誦邊默寫的方法進行教學,在理解古詩文大意的基礎上,讓小學生利用詞意、句意的引導來背誦古詩文,并實現邊背誦邊默寫,才能讓小學生既能熟練的背誦,又能正確的默寫,從而提高古詩文教學效率,促進小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