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七中學 湖北宜昌 443000)
十八大指出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但是究竟應該培養怎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仍然是當今教中育一個難題,所以正確的理解立德樹人的意義十分重要。從古至今,不論社會還是個人都講究“德”,“德”也是傳承已久的傳統美德。而“德”對于教育來說就起著規范的作用,要培養新時代的好青年,必須具有高尚的情操、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審美等優良品格,所以在教學中強調立德樹人這個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課本,因此教材對于學生來說特別重要。想要將立德樹人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就必須充分的了解教材的內容,學會利用教材中的知識點,將資源進行整合,然后傳授給學生。在提煉教材的有效內容時,要把握住明確的目標,切不可隨意選擇,必須做到將立德樹人貫穿于教學的教材中,以便于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人教版英語教材當中的《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的教學時,需要對文章進行細致的閱讀,了解教材向學生所傳達的教學意義。在學習這單元時,學生要掌握很多禮貌詞匯的運用,同時還要掌握一些與人交往的禮貌用語。對于該單元的學習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在生活當中與人交流的能力,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注重來自對方的看法、對方的感受,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交流[1],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進而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對于初中生來說,現階段的他們正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期,由小學的語文數學為主的學習方式,轉變為多學科的學習,如果調整方式不恰當,就會使得學生對于重點內容不能夠很好地把握住,不能夠將學習更好地融合起來,使得學習的效率低下,特別是英語學科。雖然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但是也不可以將其孤立的進行學習,可以將其與立德樹人相結合,進一步強調英語中對于“德”的教學也可在各個學科中找到一些共通點,學起來會更容易。教師可以根據重點內容來設計課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對立德樹人有一定的感知度,達成學習與品德的雙贏。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不僅僅要求學生學會基本的句型和語法,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關注社會、關心他人,這才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內容。通過學習內容培養學生友好待人和,樂于助人的好品質,學會交際交流,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充分的考慮他人的想法和立場,真正地學會平等待人。
目前,學校對于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對于培養素質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也在穩固上升。通過英語教學來實現德育教學,也是一種教學的方式。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都擁有著良好的品行,初中正是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和良好的品德的關鍵時間,教師需要把握住這個黃金時段,將德始終貫穿于初中三年的教學生活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尋找自己榜樣,學習榜樣身上的閃光點,用榜樣來感染學生,激勵學生,使學生成為有品德的人。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這一單元,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想做什么,想成為怎樣的人,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行為活動,以幫助學生找到榜樣;也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榜樣,通過發掘榜樣身上的優良品德,借助榜樣力量的帶動,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使得自身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也就是利用榜樣的力量,真正的做到立德樹人。
品德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日就可以養成的,它是經過許多年的沉淀積累才有的良好品質。就如文化一樣,是需要時間來證明它所存在的價值,以及對于學生的長遠影響。初中英語的教學就可以利用潛移默化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就如每天早晨的廣播,或者英文的黑板報,借助這種好的校園氛圍幫助學生學習。選擇好的、具有良好品行的英文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受到影響,取長補短,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品德,通過不斷的滲透,使得學生變成一個更具道德品尚的人。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在進行這一單元的學習時,老師可以通過對不同文化的滲透,以加深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進而使得學生在不同的文化當中汲取不同的人文魅力,同時結合我國古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其與國外優秀文化遺產作一對比[2],將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傳遞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道德體系,使得學生接受更全面的道德教育,這就是將立德樹人融合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深刻地體現。
言而總之,立德樹人教育必須重視起來,且其不僅僅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具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其他的學科亦是如此。教師應將其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從自身做起,通過觀念和行為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立德,幫助學生樹人,形成良好的觀念,使得立德樹人的可操作性不斷提升,也幫助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不斷增強,日益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