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天臺鎮中心小學 吉林德惠 130300)
為了給予學生均等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真正激活課堂教學氛圍,數學教師應該設計一些分層問題,以分層提問帶動全體學生走進課堂,發散思維。[1]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面積》一課時,教師便可以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實際學情去設計層次不同的問題,引導對應能力的同學去回答,從而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讓班級內后進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如:班級內的課桌,長60厘米,寬40厘米,這個課桌有多大?其實這個問題只是引入新課的一個“楔子”,用較為簡單的敘述方式引導基礎較差的學生嘗試列出算式,得出答案,如此便可以“推門而入”,開啟新知識的學習。之后,教師在繼續深入提問班級內的優等生:如果教務處主任想要翻新課桌,給每個桌子重新加一層人造木板,并在課桌四周釘上一圈鐵條,那么請問每張桌子要用多少人造木板和鐵條呢?相比于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敘述上并不是直來直去的,因此這類問題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如此,數學教師便利用了層次不同的提問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互動中,從而突破教學瓶頸,提高教學效率。[2]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大部分的教師都習慣地按照一問一答的簡單模式以及用封閉的問題來束縛學生的思維。其實,過于追求“標準答案”的這種提問現狀會使得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思維定式嚴重。因此,為了有效調動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教師必須要以靈活開放的問題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給學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構建自己思考框架的機會。而且,數學教師也務必需要幫助學生營造一種和諧而自由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便不必擔心自己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誤,他們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可,如此一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也會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某一個多邊形,并在教給學生面積求解方法之前提問他們:你們能計算出這個多邊形的面積么?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向、思維方式等等都有所不同,因而他們往往會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這樣的提問不僅對學生個性以及思維的發展都大有益處,而且也有利于構建一個更加開放、多樣的數學課堂。
除此之外,數學教師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去設計提問的內容,這樣可以讓數學變得更具內涵,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也能擴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張力。比如在學習《千克和克的認識》時,教師便可以提問學生:一個雞蛋有多重?一桶油有多重?用這種方式引發學生的調查積極性,讓學生走進生活,融入數學中去。
學生為主體的小學數學課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要豐富教學的具體形式,根據教學的需要,適當加入一些情境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等。數學問題與生活聯系緊密,小學生學習數學,正是用數學的符號和思維去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學到新的知識和題型的時候就要營造相應的問題情境,結合情境來提出問題。
例如3月12日,我們可以把“植樹問題”調到這一天來進行講解。在上課之前,可以問大家:“同學們,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對,今天是植樹節。那么植樹節又是做什么的呢?植樹節就是大家一起為了保護環境,植樹造林,美化環境。可是這些和我們今天的教學有什么關系呢?其實在植樹當中,還會涉及許多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如在1000米的路上進行栽樹,每5米栽一棵,需要栽多少棵。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通過計算來獲得的,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植樹問題。”我先是通過對日期的提問,充分調動了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接著又引入了植樹節的問題,不僅讓學生記住了植樹節是哪一天,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形成環保以及植樹造林的理念,這些都是我們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一部分。教師可以沿著這一思路,在后面引入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對新的知識點充滿了期待。因此,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情境來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去關注和思考,是一種常用的策略,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有備而來,順序展開。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們采取課堂提問的教學方法,根據自身的教學情況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完善,逐漸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單一提問方法課堂的教學局限性,進一步增加師生之間的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鼓勵學生們大膽提問數學問題,促進學生們形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數學知識學習方法,另外在課堂提問中增添課堂評價,幫助學生們了解自身的誤區,促進學生們建立數學知識學習的自信心,形成一個完善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體系。
比如,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們的數學能力進行合理的分組,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對相應的數學資料進行收集、分析和總結,進而完成數學問題的解答,同時鼓勵學生們在小組內積極表達自身的看法,為學生們提供自我表現的舞臺,其他同學提出相應的疑問,增加學生們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們合作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另外,教師們讓每個數學小組選出一位同學作為代表,對自身小組內探究的結果進行展示,進而開展課堂評價,向學生們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思考方向,不斷拓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指出學生們在分析過程中出現的誤區,引導學生們具有針對性的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同時向學生們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幫助學生們建立數學知識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們數學素養的培養,進而形成一個完善的課堂提問體系,打造有效性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總之,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又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斷實踐、不斷摸索,充分發揮提問的教學功能,就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