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潮水中心小學 山東煙臺 265617)
當前小學德育管理,在實現社會主義辦學目標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小學德育工作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鼓勵小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與管理,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共同推動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當前,有的學校領導與班主任,對德育教育工作不重視不關心,沒有認識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一味強調智育教育,而將德育教育置于不顧,有的老師認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缺乏實質性內容,認為思想道德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不大,存在較多走形式現象。在現實社會當中,存在大量不利因素不利于小學生成長,因此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研究不探討,不能掌握思想道德教育規律,有的老師只做表面文章,出現問題時只懂得處理表面現象,導致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收不到應有的效果。
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科學性,指的是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使學生接受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歷史時期不同則對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不同,思想道德教育內容要與社會主流精神保持一致。但當前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味沿用傳統內容,過于強調養成教育,而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能有效創新,不能融入時代精神,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學習地位,而老師則成為課堂主體,由于師生地位不平等導致師生間,不能開展合理的交流與溝通,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低下。[1]
小學德育教育內容存在著嚴重的“假、大、空”等現象,不能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存在大量成人教育內容,過于強調口頭教育,學習內容過于抽象,大多小學生不理解,因此德育教育效果不佳。而且由于內容過難,不具備較強的針對性與趣味性,大多學生在學習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德育效果令人擔憂。[2]
農村小學生的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有的學生家庭只懂得溺愛孩子,存在著嚴重的單親、隔代看護、留守兒童、寄養兒童等特殊情況,學校與家庭的聯系過少。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學校德育工作迎來了發展的機會,但同時也面臨著大量困難。網絡中存在著大量不良信息,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快速發展,德育教育遇到的問題不斷增多,對于學校領導、教師來說,要敢于面對各種新問題、新困難,開展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學會判斷生活中的美與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要將學生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首要任務,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重視三維目標的實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學中,積極發掘不同學科中包含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科教學中。不同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科的特點,重視在備課與上課過程中,大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將學科教學與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融合,準確理解學科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每一個教師都需參與德育教育。
學校應該與家長加強聯系,幫助家庭正確開展德育教育,提高家長的思想道德水平。與家庭教育相比,學校教育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學校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訂了不同的德育教育內容,同時配備了具有較高專業技能的教師,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教育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如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過于死板,教學時間較為固定,教學空間過小等,學校重視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育,而不能開展個性化教育。家庭教育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結合在一起,共同在德育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網絡中不但存在大量正能量,也存在著大量不良信息,在為學校德育教育提供有利機會的同時,也改變著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道德行為,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小學生判斷美丑的能力,是每一名教育人員義不容辭的職責。學校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網絡文化同時為學校德育教育帶來了機會與挑戰。對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具有嚴重的影響,網絡中的不良信息使學生的思想信念產生了動搖,應該引起學校的大力重視,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學生的判斷能力與抵御能力,才能有效利用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開展德育教育。[3]
總之,學校德育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要講究一定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教師要深入研究新時期小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敢于大膽創新與改革,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大量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