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技師學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漢語言是語言類學生的必修科目,并且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也屬于重點學科一直,所以漢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漢語言教學水平仍有待提升,老師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加強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進而提升學生對漢語言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性。為此,老師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為漢語言教學開辟出新的發展路徑。[1]
漢語言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對現代漢語和現代文學有更深層、更專業的了解。但是,部分學校對其缺少重視,進而導致漢語言教學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調查顯示,漢語言教學課程中,部分學生存在逃課、早退等現象,老師或學校領導并沒有對這類現象進行嚴格的處理,進而導致漢語言的教學質量逐漸降低。部分學校甚至沒有將漢語言列入必修課程,這直接導致了漢語言教學的弱化和邊緣化。[2]
由于對漢語言教學缺少重視,進而導致學生對漢語言的重要性缺少認知,老師教學缺少積極性。調查顯示,部分漢語言老師仍然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由老師進行主導,學生往往缺少自主性,只能被動接受課堂知識,進而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
部分學校的理工類專業并未將漢語言作為主修課程,進而導致漢語言在各個科目中的地位較低,漢語言教學課程相對較少。實際上,在非語言類專業中,漢語言教學僅占據了20%左右,且課程安排毫無順序和邏輯。例如,周一安排了一節漢語言課,但第二節漢語言課就有可能排在了下周,這期間學生也沒有充足的記憶和溫習所學知識,進而導致第二節課程時學生已經忘記前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最終逐漸與課堂教學脫軌。這種現象嚴重影響漢語言教學的質量,導致漢語言教學名存實亡,雖然有漢語言課程的安排,卻沒有實質的教學效果。
素質教育要求老師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還要重視學生實踐、創新等能力的培養。首先,加強對漢語言教學的重視,使學生了解學習漢語言的必要性,進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其次,加強漢語言文化的日常熏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漢語言教學不僅要進行漢語言知識基礎的傳授,更是對學生語言素養和人文內涵的挖掘和培養。所以,老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注重學生日常生活過程中對漢語言的學習和了解。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灌輸式”,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自主權,對學習的知識也沒有明確的認知和深入的思考,進而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為此,老師要將學生改變為教學的主體,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用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教學外的時間,老師要鼓勵學生增加閱讀量,老師要自身作出表率作用,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注重自身的表達形式,多引用詩詞成語,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進而逐漸提升自我的文學修養,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轉移到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上,讓學生主導課堂,這樣不僅能改善課堂氛圍,還能增加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效率低下,且過于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各項素質的培養,進而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為此,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積極應用新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設備。為此,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創新教育方法,將“灌輸式”教學改為“互動式”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多向學生提問。提問不僅能使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有課堂睡覺的情況,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就要了解本次教學的內容,也要進行自主的思考。如此一來,學生就無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打瞌睡,且能夠通過自主思考獲取答案,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升有所幫助;其次,積極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創新教學手段。如,情景教學、探究式教學等等。這些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舉例說明,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建立閱讀情境,搭配相應的背景圖片和音樂,增加學生的于都氣氛,從而使學生更直觀和深入的了解閱讀的內容和意義。[3]
調查表明,大部分高校對漢語言的課程安排并不科學,不僅忽略了漢語言在各個科目中的重要地位,也忽略了對學生素質修養的培養。為此,老師要合理調整漢語言的課程結構,增加漢語言課程,完善教學內容。首先,增加漢語言的教學比重,在學生的日常課程中增加更多的漢語言課,鼓勵學生進行漢語言選修課的學習,為漢語言教學提供各項資源的支持;其次,增加新聞、歷史、美術藝術等與漢語言有關的公共課程,以陶冶學生情操,增加學生修養為目標。學生可以自愿參與各項藝術選修課,通過選修課程來了解漢語言的魅力,增加對漢語言學科的涉獵范圍,進而提升學生的漢語言素養;最后,將培養學生素質能力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單純的進行知識文化的教學,還要鼓勵學生的實踐與思考,實現因材施教和素質教育。
綜上所述,漢語言是一門十分重要的教學科目,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漢語言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要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改革,不僅要傳授學生漢語言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陶冶學生的文化情操,進而培養出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