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縣天城完小 貴州遵義 564100)
在我國全面推進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隨著大量農村人口到城市中務工,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問題也愈加嚴重,如何在小學教育中對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創新,成為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筆者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過程中也結合留守兒童教育進行了分析,力求能夠將班主任工作與數學教學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為留守兒童提供科學的教學指導。
農村小學班主任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留守兒童教育的特殊性,有意識的在教學指導方面表現出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愛護,幫助留守兒童融入到班集體中,確保他們能夠與其他學生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進而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在教育實踐中,小學班主任教師要明確認識到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骨肉親情難以得到有效的表達,而當學生來到學校后,班主任教師實際上扮演著家長的角色,承擔著父母的義務,所以要時時、事事關心留守兒童,讓他們不再孤單,能夠在班集體中健康的成長。
作為同時承擔數學教學任務和班主任工作任務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有意識的融入班主任工作思想,將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關懷融入到數學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例如在針對“認識人民幣”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小學數學班主任教師就要認識到留守兒童在對待人民幣方面的特殊性,由于部分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家,無法照顧留守兒童,因此出于補償的心理,往往會為留守兒童提供相對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甚至造成留守兒童對人民幣方面知識形成錯誤認識[1]。針對這一情況,數學班主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創設捐款、購買物品方面的教學情境,并要求獨立生活能力較強的留守兒童帶領其他學生捐款或者購買東西,部分學生扮演募捐人和銷售員。在此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指導學生了解人民幣換算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讓留守兒童在集體活動中能夠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指引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結合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對他們實施積極有效的教學指導,與留守兒童進行合理的溝通和交流,還能夠走進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獲得留守兒童的信任,進而及時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對留守兒童實施科學有效的指導。在與留守兒童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在家庭教育不足的情況下,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出現了自卑、焦慮、缺乏安全感、渴望被愛的心理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教育學生和指導學生,能夠以真情打動學生,讓學生受到真摯情感的感染,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在針對“位置與方向”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筆者就注重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和交流,讓留守兒童分享在他們翻山越嶺上學的過程中是如何辨別方向并對學校的位置進行確定的。在溝通中,筆者聯系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切入問題,能夠激發留守兒童的表達欲望,使教師和留守兒童之間構建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2]。在留守兒童分享自己經驗的基礎上,教師引入“位置與方向”方面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這樣班級同學對留守兒童的認同感也會明顯的增強,對留守兒童良好人際關系的構建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時間中,班主任教師有意識的加強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在溝通和交流中讓留守兒童展示自己的能力,使其樹立學習信心,實現對其的心理疏導,能夠為留守兒童在新時期的健康成長做出正確的指引。
農村小學教育實踐中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歸根結底與父母教育缺失存在一定的聯系,因此要想結合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對其實施積極有效的教學指導,班主任教師在教學組織活動中還應該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的聯系,向其父母分享留守兒童的成長狀態,引導留守兒童父母認識到與兒童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性,進而通過定期組織留守兒童打電話或者寫信的渠道,促進他們與父母的溝通,確保父母教育的作用能夠得到進一步彰顯,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3]。
例如針對班級中數學學習興趣不強的留守兒童,在筆者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筆者積極與學生的父母取得聯系,并向學生的父母詳細分析了留守兒童的心理情況以及當前其形成的厭學心理,在獲得家長的支持后,我針對留守兒童實施了激勵教育,即將留守兒童每一次在數學課堂上的優秀表現記錄下來,向其父母集中反映,在后期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中,父母參考教師的記錄對留守兒童有針對性的表揚和肯定,使留守兒童感受到父母的教育以及父母的關懷,進而逐漸增強了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信心,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4]。可見,在家校聯合教育的支持下,能夠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農村地區小學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農村地區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應該認識到對留守兒童實施教育指導的重要性,并全面把握留守兒童的成長狀態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案,確保能夠在關心和尊重留守兒童的基礎上,也能實現對留守兒童學習興趣的激發,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實現健康成長。在未來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還將針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系統的探究,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