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縣牛街鎮中心小學 云南紅河州 662209)
小學是學生基礎性學習的起步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性格和能力的培養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學校的科學管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有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要想為學生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首先需要構建和諧的校園,促進管理和諧、關系和諧、發展和諧,一方面為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營造融洽的氛圍,另一方面,和諧的校園環境對于小學生健康身心的成長、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實際的校園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和教師需要重視和諧關系的構建,尤其是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同時建立更加專業化、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開展多方聯動管理,讓學生能夠在安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充分發展個人的能力與興趣,進而實現其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營造良好校園環境、促進師生雙方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要想有效構建和諧的小學校園,重視師生關系的推動不可缺少。因此,小學各科教師都應當將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部分,這樣才能既推動學校的科學管理,同時也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教師需要主動去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在傳統的小學教育中,教師往往以權威的形象出現,學生對于教師通常是服從狀態,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教師應當擺正心態,以朋友的視角來看待學生,主動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這樣既能夠使教師對教學工作有著更加準確的把握,同時也為教師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做好了準備。其次,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包括課上交流與課外交流。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盡量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進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去,同時,在課堂的溝通中,教師也需要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尊重,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既能推動教學的優化,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在課外,教師需要主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真誠的關心、了解學生,長此以往,學生才能夠向教師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最后,教師不能忽視集體活動的作用,時常開展班級集體活動,既能夠使教師快速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同時也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1]
以科學的方式構建和諧的小學校園,就需要教師具備專業的教學與管理能力,才能在管理工作中既遵循科學的原則與規律,同時也能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校園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學校可以選拔一批具有較強管理能力的教師作為班級的專業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制定管理方針、完善管理制度以及重大問題的解決等,這樣既能夠推動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系統化,同時也能使其他教師得到一定的鍛煉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時,加強對教師管理工作的考核與評價,不斷完善教師評價體系,不僅要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要求,同時也要重視教師管理能力的提升,以更加完善,人本化的制度督促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既有助于建立專業的教師隊伍,同時也能夠促進學校的科學發展。除此之外,學校還需要給予教師參加學習培訓的機會,例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類教學培訓、管理培訓等,促使教師也能夠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這樣能夠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也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示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另外,積極開展教學管理工作的交流研討,讓教師之間、學校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探討,相互學習優秀的管理方式,能夠推動更多教師的成長。[2]
和諧校園的構建不僅需要教學方開展相關的工作,同時也需要家庭、社會的多方努力,才能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因此,學校在管理工作中需要開展多方聯動管理,達到功能互補、密切配合的效果。首先,學校需要完善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建立家長學校,保持與家長之間的密切溝通,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其次,促進家長積極參與學生成長過程不可缺少,家庭氛圍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學校可以定期舉行家長會、開展家長活動等,推動家長對管理工作的了解與參與,這樣能夠引導家長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進行教育,同時也能推動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配合。除此之外,社會環境的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也十分關鍵,學校應當聯合社會各界,積極開展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活動,幫助學生通過社會做好德育教育。例如,學校可以邀請民警、交警等到學校開展法制講座以及進行安全教育等,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以及帶領學生到社區、養老院等地方開展慰問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當學生接受了來自校內和校外多個方面的教育時,有助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規范學生的一言一行,促進和諧校園的持續發展。總之,和諧校園的構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社會中的各個方面都息息相關,與社會共同教育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對教育的基本要求。[3]
綜上所述,和諧校園對于小學生成長的影響是長遠的、意義重大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抑或是社會人士,都應當積極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為和諧校園的構建共同努力。構建和諧校園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教師扮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角色,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和管理能力,在實踐工作中積極改進、提升,才能帶給學生更多的保障,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保駕護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