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qū)平西鄉(xiāng)九間房小學 吉林四平 136501)
在小學語文中,最讓學生頭疼的就是寫作,而拓展性閱讀可以促進學生累積詞匯量,掌握更多語言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小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不僅可以收獲各種寫作素材,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學科的教學目的決不僅僅是認識字、會讀書,而是要通過語文的學習讓學生理解生活實際。語文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將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要求[1]。通過拓展性閱讀,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不同國家的歷史、不同人的生活經歷等等,這些都會加強小學生對實際生活的體會,成為學生實際生活的指導,進而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創(chuàng)新是人類發(fā)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社會提倡萬眾創(chuàng)新,學校有責任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學生。拓展性閱讀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會文字所傳達的情感,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拓展性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創(chuàng)新。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狀況并不樂觀,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尚未形成主動閱讀的思維,他們的閱讀興趣不高,更不知道閱讀會給他們未來帶來什么益處。尤其是紙質閱讀對他們來說毫無吸引力,他們更喜歡有聲音、有動作的視頻材料。其二、 教師拓展內容有局限性,很多教師只是圍繞教材的內容做一些簡單的拓展性閱讀,比如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跡等等簡單的內容,這樣拓展并不能給學生帶來實際的用處,只是一種教材內容的填充,而不是閱讀的遷移和拓展[2]。其三,拓展閱讀的范圍不全面,閱讀書籍不夠完善,小學生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對他們的認知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對小學生拓展性讀物的甄選要格外慎重,而目前來看,教師對學生讀物的選擇還是缺乏一些指導性,社會上出版的拓展性閱讀書籍也不能一成不變,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地進行完善。
興趣是學生做任何事情的最大動力,拓展閱讀也是一樣的,只有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才能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去閱讀。在這方面,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格、興趣等特點,因人而異的選擇不同的閱讀培養(yǎng)方式。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問題,讓小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認真觀察、仔細思考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組織學習小組,讓學生們共同討論、探究問題。
環(huán)境對于學生來說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周邊條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比如可以讓學生辦黑板報,將一些有趣的新聞或者故事、傳說等通過黑板報的形式分享給所有同學,還可以在教室的四周張貼名人刻苦讀書的事跡,比如,漢朝時期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以及儒學大師孫敬懸梁刺股的故事等等,讓學生感受名人刻苦讀書的精神。語文教師也可以在黑板每天寫一個名人警句,激勵學生多讀書,比如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熹的“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等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環(huán)境的影響力[3]。由于受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沖擊,很多孩子不喜歡閱讀課外書籍,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顯得至關重要了,家長應配合學校盡量限制甚至杜絕學生使用電腦或者手機觀看無營養(yǎng)和無教育意義的視頻內容,拿出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氣氛。
對于小學生來說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接著就是要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形成語言積累。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一、二年級要求積累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三、四年級要積累課文中的沒有的詞語和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和課外閱讀中獲得語言材料;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篇,課文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由此可見,想要達成語文新課標的要求,光靠教材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要加大學生的閱讀積累量就必須將課文閱讀材料引入到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有效的形成知識遷移,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4]。
對于小學生來說開展專題閱讀活動有一定的難度,但專題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完整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教師開展專題閱讀活動要聯(lián)系教材內容,深入淺出進行閱讀拓展,引導小學生進行閱讀積累,促進小學生掌握閱讀技巧,鼓勵小學生深挖課文內容。比如,在進行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組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開展以“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為主題的專題活動,引導小學生快讀閱讀本單元文章,并引進一些課外文章,組織小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祖國各地的美景,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懷。在這樣的專題閱讀活動中,不僅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熟讀,掌握閱讀技巧,更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一定的幫助。
總之,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教師在教學實施中卻困難重重。首先,作為小學教師要認識到“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立足點。其次,教師要研讀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拓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認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學會贊美學生,使學生更加自信的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