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國祺中學 福建廈門 361100)
有些老師可能認為只有政治學科教學才便于在課堂中滲透德育,其它學科特別是理科的科目很難與德育教育結合。現代的教學應該更注重教導學生與自然和諧相處,與社會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德育教育。德育所包含的內容是這樣廣泛,只要愿意挖掘每個科目的德育教育資源都是很豐富的。我是物理學科的老師,我在課程的物理教學中,豐常注重物理教學與德育的緊密聯系,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案例,愿與大家共同分享。
處于成長階段的中小學生,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校人際關系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在青少年時期,同伴的影響首次超過了父母,如果缺少朋友或同伴關系不良,中學生就會感到孤獨、自卑。有研究表明,“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對學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響。怎樣和諧處理同學關系,如何把握同學之間的距離。這是困擾很多同學的一個問題。
在物理教材選修3-3中對于分子之間的作用有如下的描述:分子之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它們的大小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當分子間的距離為ro時,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當分子間的距離小于ro時,引力和斥力雖然隨距離的減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因而分子之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力;當分子之間的距離大于ro時,引力和斥力雖然都減小,但是斥力減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間的作用表現為引力。當分子間的距離超過10ro時,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計。
對于分子之間的作用力變化規律,學生并不太容易理解。我以同學間的關系做了一個類比。同學之間的正常的距離類比為ro,同學之間的互相欣賞、想念類比為引力,同學之間的磨擦類比為斥力。當同學之間保持適應的距離時,這時同學之間有彼此互相欣賞的引力,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但這二者都不太強烈,能使他們和諧相處。如果他們的關系更進一步,這時他們的交情加深了,變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一段時間后發現了對方的缺點,交往中出現的磨擦也增多。有一天,因為彼此的矛盾鬧僵了,這時他們的“作用力”就表現為“斥力”了,恨不得離對方遠一點。當他們拉開了距離,摩擦少了,想念也少了。一段時間后他們又會逐漸發現當初的矛盾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逐漸又想念對方的好處,這時他們的“作用力”就表現為“引力”了。講到這里,我及時引導學生怎樣才能與同學保持長久的和諧的關系。再好的朋友也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彼此之間互相依靠又相對獨立。當然朋友之間太過于疏遠也是不行的,這就象分子之間超過了10ro,你們之間的情誼也會不復存在哦!
學生們對牛頓的事跡是比較熟悉的。當教到萬有引力部分時,我特意請同學們來講講牛頓的故事,結果不出所料,同學們馬上就講到了蘋果砸到了牛頓的頭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其實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有很多種版本,其真實性也無從考證。上萬有引力第二節時,我一上課就笑著對同學們說:你們知道嗎?昨天我夢見牛頓了。我夢見牛頓站著我的床頭,傷心地哭泣。我急切地問:“牛頓先生,你怎么了?”牛頓說“物理老師,我比竇娥還要冤啊!人們都說是蘋果砸到了我的頭才使我發現了萬有引力,你得為我申冤啊!”我連忙說:“好,我一定盡力的”。牛頓先生說聲:“謝謝了”之后緩緩離去,只剩下他的話語還在屋內回蕩:“千古沉冤何時雪,一片丹心映明月”。同學們明白了蘋果砸到頭與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間的關系。千萬年來蘋果不知道砸到多少人的頭,但唯有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所以不要說“蘋果”沒砸到你的頭上,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好奇心,有沒有思考,有沒有努力去探索。我相信同學們在明白了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人之后,在以后的學習中應該更能沉下心來學習,認真觀察實驗,研究實驗結果。
高三上學期期未考試,考試內容涵蓋了高中所有的書本,也是一次綜合性的考試,許多同學沒考好,所以下學期開學時發現許多同學自信心都受到了打擊,提不起學習物理的興趣。我著急了,想著用什么辦法來鼓舞一下士氣。于是我把陳秀男作曲,張方露作詞,由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演唱的《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這一首歌重填了歌詞后送給同學們。
我不知道為什么這樣,
成績不是我想像,
總是找不到學習的方向,
不知為什么容易遺忘。
站在雨里,淚水在眼底,
不知該往哪里去。
心中千萬遍不停問自己,
不停瘋狂問自已。
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
還是該勇敢留下來。
我也不知道那么多無奈。
可不可以再重來?
我不能這樣安靜地走開,
我要勇敢留下來。
我已明白人生不能重來,
不能這樣安靜地走開。
我不能這樣安靜地走開,
我要勇敢留下來。
我已明白人生不能重來,
不能這樣失敗地走開。
當我把這首改編的歌曲唱完時收到了雷鳴般的掌聲。但同學們收獲到的是感動和學習的信心。這后上課時打盹、開小差的現象少了,作業交得齊了。在高三下的市質檢和省質檢中,我所任教班級物理成績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學生們正滿懷信心地迎接高考的檢驗。
我在本文里只是舉了幾個例子,其實只要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在物理教材都能找到德育與教學的切合點。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在平常的教學中時常用生動有趣的事例來調動同學學習物理的熱情,能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快樂的課堂。班主任在學科教學中把德育工作的內容滲透進去,不用刻意為德育而德育,而是無處不德育無時不德育。這樣能把班主任和學科老師的兩個角色有機結合起來,能讓德育工作和學科教學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