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五十二中學 黑龍江大慶 163514)
現代信息技術促使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一再更新,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加全面而系統的語文知識以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本文從教學模式、分層策略、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四個方面分析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中小學語文教學資源,具體如下。[1]
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的特殊產物,以微課為核心的微課教學模式是在現代信息技術中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利用互聯網特點,將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進行匯總,并以較短的教學時間(5-10分鐘)對教學重難點進行系統分析和講解,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學過程中的精華部分被提取出來,最大程度的發揮其教學作用。
情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是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場景將教學過程具象化,從而增強知識的直觀性,學生擺脫了“聽天書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學習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講授古詩文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場景,并且在演示生活場景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制作軟件制作簡單的動畫短片闡述具體的生活場景。[2]
基礎的語文知識教學(字詞教學、古詩文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等)和基本的語文知識運用與實踐能力培養仍是中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夯實這些基礎的教學內容。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EXCEL等基礎的數據軟件對教學資源進行整理,可以整理錯題的形式將基礎知識重新梳理一遍,找出學生不會的地方重點講解,以“精簡、多練”的方式幫助學生夯實學習基礎,提升其語文學習能力。[3]
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做適當的延伸和拓展,加入一些新的語文知識,以“提升能力、興趣為主”的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語文“軟知識”,這樣做的目的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發揮榜樣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為此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較強,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定學生一個題目,讓學生通過互聯網自己找答案,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整合學習資料、開發新的教學資源。
語文教學過程比較枯燥,但教師可以利用興趣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字詞講解為例,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制作PPT教學課件,并可以選取一些比較美觀的或是酷炫的動態文字作為展示語文教學內容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個人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制圖軟件制作各種有趣的教學道具,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即利用分層教學法,將學生、教學過程逐步分層,從而展示教學過程的層次性,這樣做不僅能照顧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還能形成“基礎內容為主、拓展內容為輔”的良性的教學內容結構。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數據分析軟件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將之與不同的教學過程相對應,再結合具體的教學時間,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信息化視角下,信息的流通效率明顯變高,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輕而易舉的獲得多種多樣的課外教學資源,而這些教學資源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原有教學過程的不足,而且高度的趣味性也使其比教材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的來說,中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共包括以下幾項:[4]
傳統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內容不算多,而且有很多古詩詞在學生沒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所以語文教材應該更新古詩詞教學內容,多加一些其他的古詩詞。信息化視角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豐富古詩詞教學資源。[5]
閱讀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實際閱讀教學效果卻不如人意,其中,閱讀材料過于嚴肅、死板是主要原因之一。信息化視角下,教師不僅可以利用網絡整合閱讀教學資源,還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生動、形象的再現閱讀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寫作教學同閱讀教學一樣都是中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如今,學生主要的寫作問題表現在寫作內容缺乏想象力、寫作思路千篇一律等方面。信息化視角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一步整合寫作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多種寫作范本以培養學生的寫作想象力,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對中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包括教學模式整合、分層策略整合教學方法整合和教學內容整合,信息化視角下,現代信息技術對進一步整合語文教學資源,從而為教學有效性起到推動作用,經上述分析,希望能為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改革提供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優化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做出貢獻。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將成為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