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 陜西寶雞 721000)
2018年4月3日我校開展了以“五心兩情 不忘初心”主題師德論壇。“五心”即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恒心。“兩情”即感情與激情。我要談的是“感情”。如果要談對特殊教育事業的感情,我想先從回憶說起。記得2013年的8月我來到了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這是一所剛修建起來的嶄新的學校,為了給孩子們一個舒適、優美的學習環境,學校進行了全面的裝修和布置,老師們也都自行加班親自動手粉刷墻面并設計精美的圖案。女老師們更是拿起刷子站在梯子上粉刷墻面。對于教室的后黑板大家也是非常用心的布置。雖然很多老師都沒有做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的經驗,雖然制作的不夠美觀,但都在盡自己所能一點一滴地純手工制作。有的老師利用假期做,有的下班不回家一做就做到了晚上十一、二點,老師們這樣不計回報,努力付出為的就是能讓學生在一個舒適、美麗的校園環境下學習。就這樣,美麗的校園猶如一副美麗的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待學生和家長來學校報到時都露出了無比滿意和喜悅的神情,最終我們的心血沒有白費,因為我們工作的意義正在于此——付出與愛。這難道不是我們對特教事業的感情嗎?
當學生踏進校門時眼里充滿興奮、好奇、期待、還有些許恐慌。因為他們第一次見到這么美的校園,這么年輕的老師,不免會保持警惕。記得剛開始為了學生的安全我們所有老師在每一個課間,午休,晚自習,甚至是晚就寢都有我們老師的身影陪伴左右。有時學生鬧情緒老師陪了一夜;有時學生夜里突發疾病要立即送往醫院就醫。試想,在寒冷的冬天半夜里老師拉著孩子的手不知畏懼的在冰冷的馬路上焦急的等車,最后老師一守又是一夜。無論哪個時間點,只要學生需要,就會有老師的身影出現。同時,安慰、陪伴、關心也會伴隨左右。那時鐵軍問老師:“你們一天都不睡覺嗎?不累嗎?”我想每個老師都有答案,但大家都干勁十足,從不叫苦不叫累。經過時間的見證學生放下了對老師的警惕心,漸漸變成了依賴與愛。難道這還不是我們對這份事業的感情嗎?
當在課堂上,對于學生充滿疑惑和渴望求知的眼神,校領導和老師們內心也很焦急,于是開展各種研討活動、教學星秀活動、三字一畫、外出學習、邀請專家來我校開講座傳授經驗、開設形式多樣的技能課等,做這些都是為了提高教師專業技能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夠掌握融入社會的技能。為了這一目標,老師們總是不厭其煩的、細心地授業解惑,其中的汗水與努力可想而知。雖然學生看不到,雖然學生聽不到,但老師們都在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給孩子們描繪著一個美麗多姿的世界,給他們搭起一座探索未知世界的橋梁。當老師們看到學生畫出一幅幅精美作品并在全國獲獎時;當學生制作出精致的手工作品并參加義賣后資助與病魔作斗爭的同學時;當曾經從未拉過二胡的視障學生會獨自演奏小星星并令人刮目相待時;當從未上過舞臺的學生會在炫麗的舞臺上展示優美的舞姿并獲取“震撼”的贊嘆時;當學生會抖酷炫的空竹時;當學生會運用公式準確的計算三角形面積時;當學生會用自己的心聲寫出一篇文從字順,表達自己感情的作文時;老師們的心情都覺得無比激動,覺得一切的付出與愛都是值得的,所以大家都無怨無悔,默默地澆灌著這些上帝親吻過的花朵,這難道不是我們對特教事業的感情嗎?
當老師坐著火車去西安看望病中的學生并送去關心和幫助時;
當老師自掏費用給學生過生日時;
當老師苦口婆心地開導學生,走出心理障礙時;
當老師給學生像媽媽一樣洗澡時;
當老師給新來的一年級學生一口一口喂飯時;
當老師帶著生病的學生深夜看病時;
當老師手拉著手一筆一畫教學生寫字時;
當老師一遍又一遍做著同一個口型給學生做語言康復訓練時;
當老師給住校的小學生每天早上扎頭發并連哄帶安慰地一粒一粒給吃藥時;
當老師給學生提掉下的褲子時;
......
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了,如果沒有選擇特殊教育,或許我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體驗。有時覺得自己是老師,有時又覺得是媽媽。這期間有心酸、有快樂、有感動、有收獲還有“愛”。
身為特教老師,我常常覺得冥冥中是上天的安排。我們這些特教老師就像樹一樣讓自己的根深深地扎進土里,盡管會遇到瓦礫的阻礙,蚊蟲的啃噬,但我們依舊牢牢的緊抓土地,給無聲的花苞汲取充足的養分,讓他們開出世上最美的花,釋放最迷人的芳香,結出累累的果實。
所以,對于特殊教育的這份感情太復雜、太深厚、太濃烈。因為里面有愛、有責任、有耐心、有細心,還有恒心。所以,任何語言文字都已經說不清道不明,只能從當特教老師的那一天起去感受,當你的心靈被觸動的那一刻,我想,這就是我們特教老師對這份事業真摯而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