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 陜西西安 710048)
在新課標要求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教學的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及策略,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小學數學新課程教材的主要特點是:小學數學教學實際要聯系社會生活、又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社會上處處有數學知識,數學就在身邊。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了解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掌握這些新理念,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編排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在當前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都采取“講解”的方式,若學生聽不懂,學不會,就從不同的角度多講,這樣的教學既辛苦了老師,又使學生厭學,效果不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如教學“7的口訣”時,過去的教師更注重教學的結果,覺得學生最終記住7的口訣就可解決問題。為此,在教學時,教師更傾向于讓學生背熟口訣就算,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如果這時教師改變觀念,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學生們在計算加法的過程中逐漸找到規律,學生就會在自己的探究中獲得知識。再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一課程學習中,教師不再一味的講解,而是設計活動:學生四人一組,兩名同學同時繞一個周長相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場地行走,步伐相同,一名同學計時監督,一名同學用筆記錄,看看誰最先到達終點?”這時學生就會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進行探究。所以,教師只有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應用新課標理念教學,才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我們的課堂教學內容陳舊,知識面窄,嚴重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全面認識,難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創造欲。因此,教師要努力營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氛圍,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時,他們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去學習、去探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設立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首先,教師在創設情境前,要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有充分的了解,創設的情境要是學生所感興趣的,并盡可能的貼近生活。例如在“圓、角、分的認識”這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創設一個去超室購物的情景,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進行物品買賣的活動。數學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能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這種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模擬教學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熟悉感和親切感,并產生一種迫切的想要解決問題的欲望。
另外,新課標下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針對這一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就要靈活地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這是因為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與獨立性,那么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就無法完全的按照教師實現設計好的教學環節進行,學生在課堂中的不同表現會將教師原有的教學思路打斷。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以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為依據合理的調整教學步驟,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也要使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策略性。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積”這一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堂上可首先向學生展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三角形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前三種圖形面積的求法,并讓他們對三角形面積的求法進行猜測。接著讓學生進行操作驗證“根據你的猜想,動手操作驗證一下吧”,教師在這過程中進行巡視和指導。在學生完成操作驗證后讓學生表達自己操作的結論,教師則將學生描述的結論進行演示,把一張三角形紙片的三個角向內對折,變成一個小長方形,得到長方形的長是原來三角形底的一半,寬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為此,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小長方形面積的2倍。2倍與其中的一個“一半”抵消,還剩一個“一半”為此,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教師:“那么,我們應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一些題好嗎?”接下來便是學生獨立完成課本中課后習題的時間。這樣靈活的設計教學環節,從猜想到操作到驗證,最后在運用得出的結論去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擁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獨立性。
對學生重新認識,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充分估計每個孩子的潛在能力,不要認為某個孩子太差。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教師必須尊重發育遲緩的學生;尊重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尊重有過錯的學生;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尊重和自己意見不致的學生。尊重學生同時意味著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做到不體罰學生;不辱罵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現出來的善意;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師和教科書的質疑。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面對新課改我們要創造性的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創造性地駕馭教材,處理教材,不斷地自身調節,以達到課程目標。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善于調動學生,給學生主動權,讓學生去思、去做、去想,并將這些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