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黃陂中心小學 廣東梅州 514555)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全球化、信息多元化使得學校德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德育工作應擺脫“一張嘴、一支筆”的呆板教學方式,立足學生生活實踐,著眼時勢需要和學生成長發展,設計適合學生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多樣化系列活動形式,變管制和約束成為喚醒,形成道德判斷和審美能力。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1]
現在,由于社會的復雜性,使得兒童思想也變得復雜、多樣。學生的行為方式以及性格普遍都有問題存在,對是非以及好壞不能夠很好的辨別出來,很多還缺少真情和家庭溫暖。所以,學校德育工作也變得紛繁復雜而又極其重要。因此,學校在進行德育工作時,一定要注重創建良好德育氛圍的環境。這樣,不但要讓學生感受人間真、善、美,還要讓學生學會怎樣去愛,怎樣去實踐美好的行為。德育氛圍環境的營造可以在學校、班級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次活動中。例如:在“學雷鋒”月,學校、班級可以出墻報、引導學生出手抄報,走廊可以展示“雷鋒為人民服務”的標語,廣播站可以播放雷鋒為人民服務的事跡及音樂等。[2]
中小學德育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加強對學生德育工作的“四層管理”,大力宣傳,開展活動,營造德育氛圍,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知識水平,讓德育教育滲透到每節課,將德育教育內容分解到各個年級、每個學期 。教學過程本應在“人本化”的課堂,“共情溝通思維”的課堂和“情趣多融”的課堂中開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謂學校的“四層管理”,即與學生工作聯系密切的教導處、少先隊、年級組和班主任四者應互相配合,進行學生管理。同時,學校環境是學生學習的隱性課堂,對學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可利用“校園之聲”、“學校宣傳欄”、“德育活動室”等大力宣傳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學校可每年確定主題,實現德育教育序列化,如2015年主題:誠實守信,做合格公民;2016年度:明榮知恥,樹立榮辱觀等;學校可每月開展“創衛生活動月”,開設“隊活動課”召開主題班會等,在節假日和重大慶典日積極開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德育活動等;學校可經常開展艱苦奮斗教育,加強安全教育,加強網吧治理工作和開展“學先進,找差距,爭創優秀班集體”活動等,從而提高學校德育實效性。[3]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單向的說教有時候收效甚微,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活動。小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認知情況等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然后在課間、體育課堂及社會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對學生的交際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進行有效培養。例如,開展拔河比賽、小足球比賽,田徑運動會等體育項目比賽。為發揮學生對文學的愛好,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及寫作水平。針對同年齡段和專業的特點,在語文老師及年段長的指導下,為學生開辟了一塊文學天地的墻報和校刊《芳草地》。我們還為學生提供講臺,讓學生開展演講比賽。這樣學生有了自己的刊物和自己的講臺,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寫作和演講水平,還能交流思想,抒發情懷。這些課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可以使小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可以很好地增加學生的見識,在集體活動中樹立集體意識,發展團隊精神,這顯然比教師一味在課堂上進行理論灌輸更加有效。
小學教師既是德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對象,所以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師德建設,為此,學校要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德育者隊伍,將教師教書育人、宏道楊德的職責履行到位。首先,樹立教師正確的德育觀念。在當前的新時期,教師應當樹立起開放性和主體性的德育觀念,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積極吸收并轉化對小學德育教育有益處的內容。在德育教育方式上,則應一改以往枯燥、刻板、單一的教育手段,用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教育方式與方法,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使之能夠與所教育的內容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良好的德育模式,能夠使德育任務以及德育目標順利完成。現實中,很多學校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一直未突破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方式的約束,在實施德育過程當中老師和學生的地位存在偏差,老師仍然占據著主導位置,學生只能聽從老師的安排。一名教育學者說:“現在小學生和中學生屬于跨世紀的一代,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有著多元化的價值取向的社會環境。可現在我們所應用的德育模式通常都是只關注傳遞,而忽視了思考以及道德選擇能力的培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中學生與小學生民主意識以及自我意識都非常強,可我們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只重視灌輸,忽略了交流,只是讓學生聽自己說,根本沒有與學生間建立起平等的關系,更沒有進行恰當的溝通和交流。”這名教育學者的話已經在提醒我們的德育迫切要改變德育的方式,我們要摒棄舊理念、跟上新思想,做到積極與同學生進行溝通,一同交流德育話題,進而使德育工作實效性大幅度提高。[4]
綜上所述,德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也是教育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這些年國家一直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就是擺脫智育為上,德育處于低谷的尷尬境地,德、智、美、體、勞的全面發展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因此,所有的小學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積極探尋并投身于德育的教育中,為中國的未來培育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