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醫藥技師學院 山東泰安 271016)
教育所要培養的是發展良好的個性人才,學校里的學生都有發展成為有用之才的心理條件,每個學生都具有待開發的潛能,都有他們自己的價值。但是,由于學生遺傳上的差異和生活經歷不同,使其具有的潛能不同,已獲得知識,技能的水平不同,道德品質不同。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摒棄教育淘汰制,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最佳的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學校是一方沃土,是各種苗木茁壯成長的園林。因此要求我們教師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優良個性。
十八世紀德國的教育家施多惠說:“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展規律。這是任何教育的首要的、最高的規律。”孔子深入了解學生的方法是“視其所以”(觀他日常行為),“觀其以由”(看他經歷之事)?!安炱渌病保毑樗庵舅颍K麑γ總€學生的個別性情和生活習慣都觀察得很仔細。為使教學有的放矢,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態度、意志性格、興趣特長、健康狀況、家庭環境等方面要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特別是及時發現他們在學習上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在課前和課余抓緊時間找學生談話;上課時多進行反復提問,多做當堂作業、輔導,展示和講評等。課外經常采用批改作業和閱讀學習心得等方式。
學生的任何行為都具有內在的動因和心理條件。學生是有能動性的學習者,不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從教師教到學生學的轉化,全部發生在學生的心理上。教師的教學活動總是不斷地向學生提出適當要求,才能被學生接受而轉化為需要,從而構成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環境要求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學生心理獲得發展,教師要提出適當的要求就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即使是對那些以學生的年齡特征為依據提出適當的標準,也不是對任何這個年齡的學生都是適當的。對有的學生可能高了,對另一些學生可能低了。課堂上那些做出不符合教師預期的反映的學生,除了他們在學習中有特殊的心理狀態和客觀上的原因以外,主要是學生的個性差異造成的。例如,課堂上不注意聽講的學生,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比較聰明的學生,用他們的話說,“老師講的,我早會了”,覺得枯燥無味坐不??;另一種是基礎很差的學生,聽老師的講話如同聽天書,一點不懂,也坐不住??梢姡瑯拥囊髮τ诰哂胁煌芰Φ膶W生就不一定是適當的。只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使每個學生“跳起來夠得著”,才能使優秀生發揮長處,更上一層樓,使中等生再提高一步,后進生有成功的希望。唯有對每個學生都適當要求,才能促使每個學生的心理發展。千篇一律的教學內容、方法,不但達不到規定的學習目的,反而阻礙學生的心理發展。
愛因斯坦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在初中階段時,因為語音沒有學好,沒有掌握好這個英語入門的方法,讀單詞有困難,朗讀水平相當的低,以致學習興趣不高。為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煥發起學習熱情,可以集中時間認真指導學生復習語音和拼讀方法。對于容易混淆的語音點,進行反復示范,說明發音要領。采取對比方法,反復進行訓練,直到準確為止。與此同時,指導學生反復聽語音錄音,觀看視頻,一邊讓學生模仿,一邊幫助學生正音。在此基礎上,進而組織學生用學過的音素拼讀單詞、模仿、跟讀簡單的句子。將錄音帶和視頻中的語音語調變成自己的語音語調,正確體會語感,掌握讀寫規則。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都立即進行充分的肯定,鼓勵其繼續努力。
對學生的培養在于長善救失。長善救失就是調動起心理上的積極因素,消除消極因素,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提高學習效率,并按教育要求發展良好品德。每個學生的個性中都存在不同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因此,教師首先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善”和“失”的所在,才能有針對性地工作,幫助他們揚長辟短。學生就像一塊一塊的礦石,每一塊礦石里都蘊含著寶藏,而它們蘊含的寶藏的種類卻是不同的,有的是金,有的是銀……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它們一一開發出來,幫助他們揚長避短,使其大放光彩,大顯其能。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和長處。而任何一個學生又不可能都是盡善盡美的,他們還在成長中,教師要幫助他們克服缺點,彌補缺陷不足,使其更好的成長。對于成績差或是思想品德上有不足的學生,要尤其深入地了解。因此,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改正缺點,就好像醫生給人治病,要對癥下藥。有的學生學習缺乏動力,沒興趣。而其中情況又有不同:有的學生可能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認為沒文化照樣賺錢:而有的學生可能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如音樂、繪畫及其他課外活動,不能正確處理好課內和課外的關系;有的學生可能由于缺乏良好的性格特征,如沒有信心,缺乏勤奮好學的習慣,還有的可能是智力技能和學法上的缺陷,產生“無用功”現象成績差。若對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學習成績差一律采用簡單的補課或施壓的方法,是難于取得好效果的。學生品德上的問題,原因更是多種多樣,如學生違反紀律有的可能是不理解紀律的意義和要求,有的是沒有養成必要的習慣,有的是意志性格上存在某些缺點,如任性、執拗、不能自制等。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具體分析學生發生問題的心理因素,弄清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對不同問題對癥下藥,使教育有效,若對學生的問題不分情況,不論情由,都是一通說教,一樣的檢查,一樣的處分,那就如同對待不同的病人,采取千人一方的治療方法一樣,是不可能治好病的。
總之,由于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所以我們要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優良個性,使其發展成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