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外事外語職業學院護理學院 云南昆明 651700)
為了滿足航空服務業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空中乘務專業。然而,雖然各院校空乘專業畢業生日益增多,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培養的空乘專業的畢業生卻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專業對口就業率不高,造成這種勞動力素質與用人單位需求不相適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畢業生的職業核心能力不高,而急救技術能力較弱則是較為重要的一個方面。[1]
空乘專業急救技術實訓的目的,在于通過課堂先講解醫學基礎知識,之后帶學生到CPR實訓室進行場景訓練,使學生正確掌握較多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急救能力和應變能力,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地為旅客服務。
航空衛生保健與急救是職業醫學的一個分支,它以保證航空運輸過程中旅客及空勤人員的身體健康為基本目標,在航空運輸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空乘專業急救技術實訓是在理論指導下培養學生急救技術能力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急救技能和應變能力訓練,要求學生掌握航空飛行中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掌握機上乘客突發疾病與客艙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原則、求生措施與急救手段[2],掌握自然災害、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與手段,具有較強的安全防護意識、應變能力、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非醫學專業學生空乘專業急救技術實訓的方法,首先通過課堂先講授解剖學基礎知識,參觀解剖實訓室,之后帶學生到CPR實訓室進行場景訓練。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在課堂中是否積極參與,如何參與,參與程度高低,直接影響急救實訓教學的質量。所以,在急救實訓教學中,圍繞實訓目標,精心設計、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最為關鍵。因此,為了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筆者沒有醫學基礎的空乘專業學生用心設計、強化實訓教學過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分析案例,引起重視,增強參與的主動性,讓學生想參與。首先,讓學生了解急救的重要性,如讓他們了解一些人突發疾病、意外傷害時,因沒有得到及時救護而喪失生命的例子,讓他們在震撼之余,生發一種學習的欲望和沖動,達到躍躍欲試的狀態,今后不僅有能力去救助別人,同時也學到了自救和預防危險的方法。
2.提供示范,樹立信心,解除參與的顧慮,讓學生敢參與。其次,讓學生認識到急救是一種技能,只要努力誰都可以掌握。同時讓他們了解一些身邊的老師、學生已及社會上成功救人的實例,鼓勵他們,解除他們的顧慮,如不敢動手,擔心做錯,害怕傳染等。
3.營造環境,提供機會,使急救貼近生活,讓學生真參與。教學中設置一些工作、生活場景,讓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學生中暑、軟組織挫裂傷、割傷、扭傷和骨折等,訓練學生的急救技巧等,讓學生手腦結合,印象深刻。之后帶學生到護理學院的基護實訓室,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操作,這樣接近真實場景,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
4.明確目標,由易到難,設置課堂訓練項目,讓學生愛參與。最后,設置課堂訓練項目,讓學生結合考試、按順序、先易后難地進行系統的急救實訓,從而掌握技術、積累經驗。
(1)用旅客突發疾病或客艙事故的場景進行疾病、事故處理訓練。針對空乘專業的特點,在校內航空模擬倉設定客艙服務的環境,進行簡單的突發疾病、事故處理訓練,如預防飛機上升時耳鳴、飛機俯沖時防沖擊,以及旅客高血壓、心絞痛、癲癇發作處理等,讓學生緊急處理,然后大家討論補充。以此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疾病急救能力、事故處理能力、臨場反應能力。
(2)用火災的場景進行火災逃生與燒燙傷急救訓練。在操場設定火災的場景,進行火災逃生和燒燙傷急救訓練,要求做到遇事不慌,逃生方法正確,急救技術嫻熟。先讓學生進行逃生訓練,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糾正。
(3)用交通事故的場景進行止血包扎訓練。在工程學院實訓室設定交通事故的場景,讓學生進行止血包扎訓練。要求學生首先做到遇事冷靜判斷,然后迅速對傷員進行正確有效的止血包扎急救。技術上要求方法要正確、適當,止血要迅速、有效,包扎要牢固、美觀,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急救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變能力,同時培養學生關心旅客、敬畏生命的服務意識。
(4)用旅客觸電猝死的場景進行心肺復蘇術訓練。首先,在課堂上看有關專業心肺復蘇方法的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排除險情的方法和心肺復蘇的程序和手法,之后教師講解急救要點,重點突出,程序正確、方法得當。然后,將學生帶到護理學院的CPR實訓室,設定旅客觸電猝死的場景,讓學生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模擬排除險情和心肺復蘇訓練。要求能正確排除險情、正確判斷呼吸和心跳、能打通氣道,能進行有效的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3]。
在急救實訓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系統的急救技術實訓活動,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急救技術的技巧,培養高度的責任心和學習興趣,積累成功的經驗,提高他們的急救能力、心理素質、防范意識,為他們將來在空乘服務的崗位上創造安全的環境,更好地為旅客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達到不僅能對別人進行正確及時急救,同時也能自救的效果,最后實現提高學生畢業后專業對口的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