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學 福建泉州 362141)
由于我國中小學教學長期以來奉行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在中小學各學科廣泛開展應試教學,導致了我國中小學學生的思想僵化,大部分的學生都成為了考試的機器。學校采用應試教育教學模式,固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利于學生的升學考試,但是從長遠來看,卻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社會競爭力,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自從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關于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就成為了不少教育專家學者和高中生物教師的重點研究課題,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便是改革進行實踐的一項產物。[1]
過去的高中生物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絕對的權威,對于學生而言,面對權威,需要做到的就是嚴格意義上的服從,這也就很有可能造成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基礎不平等的問題。而小組合作學習卻能夠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改變這種情況,促進教師和學生間的彼此互動,從根本上改善了目前的教學局面,使得師生觀能夠重新樹立起來,活躍了沉悶的課堂氣氛,從而更加有效的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活動。其中,生物教學的本意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理解并且掌握教學內容,把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很好的運用,這不僅符合高三生物教學提出的新要求,而且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也有很大幫助。面對高中生物教學的新要求,高中生物教師們應該要做好引領者的角色,把過去對學生學習的控制轉變為引導,以課程教學為中心,把學生作為主體,通過小組之間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學生們團結在一起,積極營造出一種輕松且融洽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間的友好交流。[2]
小組學習的方式在合作情景上主要分為三種形式,一種是競爭形式,另一種是集體形式,還有一種是合作形式,這三種各有各的不同,但又能夠進行彼此間的有效聯系。[3]
小組之間的學習必然會伴隨著競爭,這也就在一定意義上使得小組內的成員們與自己所在學習小組的目標達成一致,做到明確個人的松懈將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到小組整體的競爭實力和競爭地位,一旦該學習小組出現了失敗,那么也就意味著小組成員也都將要面臨失敗。所以,小組成員們之間一定要想辦法去取得成功,避免失敗。[4]
在小組的學習情景當中,學生們能夠很快速的感覺到個人的目標和集體的目標之間是具備有關聯性的,在目標一致面前,學生們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會為了小組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學生之間也會因為共同目標的指引而積極參與合作,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
眾所周知,過去的生物教學方式和學習經常是學生個人根據教師所定下的目標進行獨立的學習,一方面學生們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一般不需要同伴;另一方面學生自身也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新的生物教學方式中,小組合作學習卻能夠讓成績和學習能力各不相同的學生,也就是不同的獨立個體有效的凝聚在一起,從而提升了他們的學習動力。
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答題水平,其中,主要表現在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進行彼此間的評改,也就是說,讓學生們利用相互交叉評閱的方式來進行對彼此生物習題的評改,從而有效的找出自己答題中所存在的不足,在評改自己小組成員的生物測驗卷時,也能發現對方答題中的優點,在借鑒和學習中進而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認知和提高自己的答題能力。比方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構建構建生物知識網絡,常見的有8種:圖文結合法(如細胞的亞顯微結構與功能)、熱點歸納法(如生物技術進展)、樹形拓展法(如生態系統)、流水線法(如體液調節)、列表比較法(如五種育種方法)、關鍵詞輻射法(如蛋白質專題)、章節互連法(如遺傳與變異)、檢索表法(如細胞圖譜的識別、判斷)。這些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養成學生們的合作學習習慣,也能讓學生們在修改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答題上的不足,以及卷面書寫上的一些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生物答題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積極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激發學生們學習生物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還可以不斷的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答題能力和答題速度,讓學生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學習生物的有效方法,再者,學生們在小組這個小集體中,可以進行相互之間積極的交流,分享自己的答題技巧,相互之間彼此促進,共同進步。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于優化高中生物教學進度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5]
總而言之,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習在不管是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在開展形式上,都有效的促進了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特別對于高中的生物教學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生物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促進了師生間的彼此交流,重視了學生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小組間成員的交流和溝通,增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再者,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有效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答題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優化了學生的生物學習進度,擴大了學生們的知識面。因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具有可行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