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 遼寧錦州 121001)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這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對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設置輔導員家訪環節,可以更好地促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融合,兩者相互配合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服務于培養高校學生的育人目標。[1]
高校輔導員家訪在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逐漸成為當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家訪,不僅可以對大學生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且對于促進大學生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至關重要。家訪工作讓輔導員對學成長生活環境以及家庭情況都會有更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基于此,輔導員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都能更好的進行梳理和歸納,進而切實有效的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途徑,家訪工作已然成為高校輔導員的重要使命之一。[2]
(1)輔導員家訪形式過于單一
高校輔導員家訪的形式方法有待提升。作為學校與家庭進行溝通最直接的形式,各高校大多重視傳統的實地走訪家訪形式。這種形式盡管能和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但走訪的學生及家庭畢竟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訪的目的和效果。輔導員家訪過程中,噓寒問暖式的訪問形式已成常態,而對于學生和家長關心職業生涯規劃等專業性比較強的問題,輔導員的回答往往差強人意,因此家訪的形式方法有待進一步提升。[3]
(2)家訪學生覆蓋面過窄
高校輔導員家訪覆蓋面有待擴大。由于輔導員平時工作繁多、精力有限等限制,各高校的輔導員的家訪學生都傾向于家庭經濟貧困,學習成績差和存在心理障礙這三種特殊的學生群體,沒有把這種關懷教育形式普及到所有需要幫助的學生。同時受到地域和經費限制,各高校輔導員家訪普遍采取寒暑假就近家訪原則,忽視了對家住偏遠地區的特殊學生群體關注,使得家訪學生覆蓋面過窄,無法全面了解學生情況。[4]
(3)輔導員家訪積極性不高
高校輔導員家訪的積極性有待提高。家訪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理應成為輔導員工作重點之一,但由于輔導員日常事務性工作瑣碎繁雜,幾乎沒有休息日,所以很難保證家訪工作常態化。此外,由于時間,精力和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輔導員家訪積極性普遍不高。
(1)探索多渠道新模式,構建新時期家訪新模式
時代在發展,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家訪形式方法在新時期的創新也顯得格外必要和重要。除了傳統的實地走訪,家長會是家訪的一種特殊形式,是輔導員和某地區所有學生家長集體面談的訪問形式,此種形式可以廣泛的聽取家長在學生成長問題上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家校交流針對性和實效性強。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電話短信家訪、網絡視頻家訪,微信公眾平臺家訪和書信家訪等形式也被廣泛運用于家訪過程中,從而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拓寬受訪學生的覆蓋面,力求家訪全覆蓋
各高校要根據大學生思想發展規律,努力拓寬輔導員家訪時間、空間和家訪對象,做到全過程育人。通過創造條件,輔導員家訪時間要由寒暑假拓展到平時;家訪區域要由近及遠,由本地向全國延伸,力求做到家訪全覆蓋。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特點,輔導員家訪應該由特殊學生向全體學生覆蓋,而不僅僅是圍繞家庭困難,學習弱勢以及存在心理問題等特殊學生群體,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關愛,切實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方面,從而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3)創新管理獎懲機制,提高輔導員家訪的積極性
家訪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長效機制,各高校要給與高度的重視。作為落實貫徹全國思想政治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內容,各高校要把輔導員家訪工作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工作中。其次高校要重視家訪工作的總結表彰,把家訪工作納入到輔導員年度工作量化考核評比體系中,對家訪工作表現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基于此,在增強輔導員責任意識和提升輔導員素質和工作能力同時,相應的調動和提高了輔導員家訪的積極性。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輔導員家訪工作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家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輔導員綜合素質提升的有效渠道,高校要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家訪形式和內容,拓寬受訪學生的覆蓋面,提高輔導員家訪積極性,使家訪工作常態化,最終真正切實有效的做好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