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來農場學校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2414)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人。”1986年,我實現了兒時的夢想,登上了向往已久的講臺,開始從事教學工作。有一種精神叫執著,從教32個春秋,其中有25年都在做班主任工作。
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每到冬天,每天的課間長跑就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很多孩子跑著跑著就掉隊了,就像“馬拉松”一樣,為此,這些年如一日,每天我都在班級隊伍里堅持長跑,同學們看到我都不掉隊,他們哪里還敢怠慢,跑得尤其整齊,經常得到體育老師的表揚。在一段時間的引導中我逐漸培養出一隊班級的骨干力量,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這樣不僅班主任輕松,而且可以培養班干部的組織能力。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我的班干部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門學科,你都應當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班級文化建設方面,我設立一個“圖書角”,讓學生和教師的好書在這里匯集,班級再訂閱一兩種報紙雜志,讓學生的思想和更多美好高尚的思想在這里碰撞;班級格言,黑板留言,課桌留言,墻壁留言,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如一盞盞思想的明燈,將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日常生活方面,我對自己嚴要求,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時刻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受到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好評,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贊許。教書與育人并舉,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養成精益求精,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學習習慣、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我從細節抓起,細節決定成敗,從細枝末節入手。班主任工作中,一個班級的衛生是最讓老師頭疼的。現在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為了讓學生盡快能自立,從低年級開始,我先給學生親自示范怎樣拿笤帚掃地、用拖把拖地、擺放衛生工具等。再選學得快的學生作為榜樣表揚鼓勵,讓孩子慢慢學會打掃衛生。在打掃中為了不出現窩工的現象,我又把教室和衛生區的衛生細化成若干小塊,掃地、排桌子、拖地、擦黑板送垃圾等,每人負責一塊,每天定時打掃好。衛生工具的擺放也有固定的位置,比如:笤帚要放在柜子里,拖把要控干放在墻角,垃圾桶必須整齊的放在笤帚下方的空地上……每組設衛生組長專門負責檢查衛生的打掃和衛生工具的擺放,做得好的進行獎勵,反之則會得到相應的處罰。當天事情當天做,從細節處要求學生,用紀律約束學生的行為,讓學生的行為逐漸養成一種習慣,使習慣形成良好的品德。
2016年我接了班額比較大的一年級,同時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因為五年級面臨統考,對于我來說壓力也非常大,我在課余花大量的時間去輔導學困生,每天都要批將近60多份作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總體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6年春學期我所教的班級在期末考試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憑著一顆熱忱、執著的心追求著為人師表的快樂與成功,無論是平靜、坎坷、不幸、榮譽,我都依然那么堅定、從容。2013年,我愛人不幸車禍去世,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44歲,這對我來說如同晴天霹靂,感覺天塌了一般,他為了支持我的工作,付出了太多,每想到他對我事業的支持,想到班級的孩子們,我便更應該加倍工作,我別無選擇,更加堅定了做一名優秀教師的信念,僅僅休息了5天,我便投入到工作中,工作上我更加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愛是教育的營養,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成功。愛就是尊重學生,尊重意味著信任、理解、寬容和接納,我深深地知道,一名好教師,既是知識的塑像,更是愛的化身,只有接近學生,用愛去感召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
2012接的一年級班里,有一個叫雷雨的女同學,這個女孩有先天的智力障礙,目光呆滯、嘴角流口水,視力只有0.1,說話含糊不清,上課總睡覺,時常嘔吐,經常吐在班級里,每次我都親自動手清理,每天都要輔導她,今年小學統考中,她的語文竟然得了40分!雖然分數不高,但這個分數的獲得是多么不易啊!以前她的得分只有一位數!
2016年接的新班,班級里趙博、趙旭同學是一對雙胞胎兄弟,性格比較孤僻,兄弟倆不喜歡和同學在一起玩耍,喜歡獨自活動,有點語言障礙,說話時吐字不清,每次說話總惹得同學哈哈大笑,因此他們有些自卑,不愛說話,常保持緘默,不喜歡與人接觸,也避免與他人有目光交流,也不正眼看人,即使你面對面和他聊天,他的眼睛也總是看著地面,這是明顯的自閉型孩子,他們兩歲時父母離異,從小跟隨奶奶生活,家庭教育的不當,同學的嫌棄,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孤僻,我決定用愛心教育改變他們的性格,平時班會上總是教育同學們不能欺負這兩名同學,主動和他們做游戲,有集體意識,課上我總是盡量給兄弟倆提供展示的機會,課下時間常和他們聊天,講動畫故事。有一次,趙博大便在褲子里,蹲在廁所里不出來,班級學生告訴了我,我拿了手紙到廁所幫趙旭做了妥善的處理,當時惡心的受不了,但是我和這對雙胞胎孩子的距離又拉近了,想到這點,心里還是感到非常欣慰的。雙胞胎兄弟的家庭也比較困難,學校領導了解情況后,還給予兄弟倆貧困輔助,經過一段時間的幫助,兄弟倆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變化,每天他們不再躲避同學們的目光,還會主動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每天他們的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學習成績由原來的30多名提升到前20名。
三尺講臺,給了我那么多的心動和靈感;賦予了我人生那么多的提示和意義;不管今后的人生路上,命運和機遇給我多少偏愛與賞賜,我都會永遠珍視當初無悔的選擇。為我深愛的孩子們,以春蠶的精神、蠟燭的品格,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