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市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黑龍江綏化 151400)
對于中職學院來說,畢業后學生的就業情況仍然是教育的“頭等大事”。但目前各中職院校的辦學水平良莠不齊,很多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情況也不盡如人意,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產生偏差。在此,我們就從中職院校中計算機教學的改革現狀一點展開,探尋計算機教學中出現的問題。[1]
1.教材老舊,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化社會,不論是物質經濟還是科學技術都以空前的速度飛速前進著,電子科技方面尤其如此。而學校里的教材內容跟新換代的速度緩慢,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造成了一定的信息斷節,學生費盡力氣掌握了一個內容,運用時卻發現內容早已過時。中職院校始終是以為社會輸送技術性人才為主旨,而往往一本好的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材內容跟不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適應不了社會的發展。[2]
2.教學目標不明確。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比較薄弱,很多學生在文化課方面缺乏興趣或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而往往在中職院校中校方設置了大量的文化課課時,如此一來,自然減少了專業課的學習時間。出現這樣的狀況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教學目標的不明確。中職院校的根本任務為社會輸出技術型人才,其目標是學生畢業時的就業。中職院校的教育不再是教會學生全面性發展,而是“對癥下藥”,看準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課時分布上面抓住主次,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擇業打下堅實的基礎。[3]
3.教學方式的不合理。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其中教學方法的不合理性一直未學生所抱怨。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但是目前還有許多院校將理論課與實驗課分離,進行純理論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抽象性更使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難度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缺乏學習的動力,課堂上達不到預期的的教學效果。
4.學生的實踐能力差。一方面,由于種種因素,缺乏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得不到應有鍛煉。另一方面,不同于具有選拔性質的高考,大學中的考試大部分都是過關性的考試。一些院校為了追求過關率,有意降低考試難度,考試流于表面化,形式化,達不到測試學生真正能力的目的。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和測評。
1.選用合適的教材,因材施教。針對于教材內容老舊的問題,各大院校可以考慮編寫或挑選適應本校教學情況的教材。在面對計算機領域技術發展速度迅速的現狀前,教師有必要根據學生就業時的切實需求,制定適合時宜的教學方案。如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第一課往往是一些最基礎的注意事項與操作方法,對于這些大家都已了解的內容教師沒有必要專門用一個課時來講解。而在學習如網頁制作這樣學生在以后工作中需要的知識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進度。
2.注重師資力量的培訓。一位優秀的教師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師在專業領域的優秀與否,與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很大的關聯。尤其是像計算機這樣更新換代如此迅速的專業領域,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改革時,更需要專業知識過硬,具有先進教學理念和豐富的經驗知識的教學經驗。
3.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精減學生的課程內容,適當切除一些與學生專業無關課程,而加強學生對于本專業課程學習的寬度與深度。同時改進教學方法,這一方面需要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與壓縮,盡量擯棄長篇累牘的教材內容,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課堂內容呈現出來,使課堂重點突出,精簡明確,使學生更容易消化。[4]
4.大多數學生都喜歡操作計算機,但有很多人僅限于看電影,玩游戲等娛樂性的消遣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與計算機教學方面的活動,如利用課堂內容進行程序的設計和編寫等,引導學生在制作學習的過程中尋找樂趣,而不是只會一昧地使用計算機去進行一些膚淺的活動。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一些專業性的競賽活動,通過競賽,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寬學生專業知識的眼界,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競賽精神。[5-]
從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計算機已經成為每個職場人所必須掌握的技能,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改革已經是勢在必行。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要更注重與社會實際接軌,為將來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打下了鋪墊。中職院校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優化教學設備,改進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