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緊緊圍繞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目標,切實抓好病蟲監測與防治,積極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有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該文針對黟縣植保工作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植保;工作;現狀;發展;對策
徐光輝. 淺析安徽黟縣植保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5):38.
一、黟縣目前植保工作的現狀
1、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
水稻、油菜、茶葉和蔬菜等作為黟縣的主要農作物,每年發生有害生物約63萬畝次,其中病害8萬畝次,蟲害32萬畝次,雜草20萬畝次,害鼠3萬畝次。
2、服務對象、服務水平有所改變
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價格變化,目前很多地方通過土地流轉,約40%的糧油作物以公司、種植大戶形式進行種植,因此,病蟲害預測預報對規模型的種植也必須更加側重,利于較大規模的農業器械的推廣使用也成為我們的必修課。
3、加強預測預報,準確掌握病蟲的發生動態
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是植保工作的基礎,測報的準確率是指導病蟲防治成敗的關鍵。黟縣的測報工作從規范標準化測報入手,提高病蟲測報技能,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及時指導防治,規范病蟲測報。技術人員每周下鄉認真開展病蟲發生危害動態調查1-2次,及時掌握水稻重大病蟲發生消長動態,準確填報重大病蟲周報,發布病蟲情報;提出重大病蟲害關鍵防治時期和防治方法,用以指導開展全縣水稻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
4、加大植保技術宣傳,提高知曉度
實施植保技術進村入戶便民行動計劃,開展送科技下鄉服務活動,抓好農民培訓和技術普及。植保技術人員除經常在田間調查時指導農民科學防治病蟲外,還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明白紙、現場會等宣傳媒介,將農作物主要病蟲發生趨勢和防治適期、防治技術等技術信息及時發布,提高防治技術到位率。
5、加快植保施藥器械的更新換代步伐
通過植保施藥器械的更新換代,提高農藥利用率,推行農藥減量,提高防治效果,杜絕生產性中毒事故發生,大大提高了黟縣綠色防控和專業化防治水平。
6、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建立示范區
以栽培為基礎,協調應用農業、生物、生態、物理化學防治措施,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癥農藥和生物農藥控制病蟲害。在重大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推廣應用蘇云金桿菌、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吡呀酮、烯啶蟲胺、春雷霉素、苯甲·丙環唑等生物農藥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水稻重大病蟲害。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規定》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等安全用藥技術施用農藥,減輕農藥對農產品和土壤環境的污染,并保護利用天敵昆蟲控制水稻害蟲的發生危害。
7、積極開展植保專業化防治,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
為解決千家萬戶防病治蟲難的問題,不斷提高抗御病蟲災害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愿參與、民辦公助”的原則,積極推進黟縣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目前,全縣成立和完善了專業化防治組織16個,組建專業化防治隊伍2個,從業人數達180名,已購置擔架式機動噴霧器20臺,背負式機動噴霧器140臺,無人植保飛機4臺套,落實承包機防服務面積22380畝次。
8、加強植物檢疫和農藥市場執法工作。
加強與種子管理部門的配合,抓好種子調運檢疫以及種子檢疫標識管理工作;加強苗木市場、花卉市場及集貿市場的植物檢疫,不定期組織檢查,如加拿大一枝黃花、扶桑綿粉蚧等。
按照新農藥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重點做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實施農藥經營許可,規范農藥經營主體;二是繼續做好農藥市場監督抽查工作,針對目前農藥市場農藥產品、農藥經營行為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有針對性的檢查和抽檢,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凈化農藥市場,確保農藥質量;三是做好安全用藥管理。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現如今,農業病蟲害已呈現逐漸加重的趨勢。在經濟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大量應用的同時,病蟲消長以及危害規律正在發生著變化。水稻、油菜、蔬菜等作物上的新病蟲草害種類不斷涌現。如油菜根腫病發生較重,已成為油菜生產的重要制約因素。
檢疫性病蟲害傳入的危險性加大。
田間雜草優勢種發生新的變化。隨著除草劑應用,野燕麥、豬殃殃、遏蘭草等減少,而野荸薺、大刺兒菜、紅花菜和藜成為優勢草種。
野生動物、鳥類為害越來越嚴重。黟縣是山區,是野豬、各種鳥類等猖獗危害的重災區。
三、發展對策
1、增加縣級植保工作人員,適當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
強化現在的預測預報工作,并適時更新預報手段,從而提高監測水平,增強對主要病蟲害的預警能力(包括病蟲害普查與調查等)。嚴密注視各類病蟲害的發生情況,與此同時更要及時、準確地發布病蟲害情報等訊息,正確指導及引導廣大農民科學的進行農業生產。
2、強化縣級植保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鄉、村、社三級植保隊伍建設,關鍵是加強縣級、充實鎮級、培育村級,形成以縣級植保單位為主導,鄉鎮農村經濟社會服務中心為紐帶,村社社員或專業合作社等服務組織為基礎的植保服務體系。構建新型基層植保服務體系,使其向正規化、規模化、可持續化方面發展,進一步提高重大病蟲害防控的應對能力。
3、積極抓好病蟲綜合防治,著力提高防治效益。
做好重大病蟲防治預案發布,將病蟲害防治列入一項防災減災重要工作來抓;積極抓好水稻病蟲的統防統治工作;繼續做好水稻病蟲專業化防治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