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娜

摘要 目的:探討異位妊娠患者采用超聲診斷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異位妊娠患者9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經腹部超聲檢查,試驗組采用陰道超聲檢查,比較兩組診斷效果。結果:在試驗組,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破裂型、未破裂型及流產型的檢出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異位妊娠患者采用超聲診斷的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超聲診斷;異位妊娠;臨床觀察
在臨床婦產科中,異位妊娠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其發病原因主要是受精卵沒有在子宮體腔內膜中著床,而在子宮體腔外著床發育。常見的異位妊娠有輸卵管妊娠、峽部妊娠、宮頸妊娠和腹腔妊娠等。其中最為常見的則是輸卵管壺腹部妊娠,一旦輸卵管出現破裂,則有可能導致患者的腹腔內出現嚴重的出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選擇異位妊娠患者90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對超聲診斷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異位妊娠患者90例,年齡21~45歲,平均(28.6±3.9)歲。其中初產婦50例,經產婦40例。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
方法:在兩組患者入院之后,經常規觸診檢查后,進行超聲檢查。①對照組主要使用的是常規經腹部超聲檢查。具體措施:使患者呈仰臥位,同時膀胱要保持適度的充盈。使用頻率3.5 MHz的探頭檢查。主要對患者的子宮大小以及宮內的情況和內膜厚度進行檢查。了解患者是否出現了假妊娠囊,最重要的是需要在恥骨聯合上做橫縱弧多切面的檢查。同時需要對患者的雙側附件區域(包括子宮后穹隆部)進行檢查,查看是否出現了異常的回響區。一旦發現有包塊,則需要對包塊和子宮周圍的組織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細致的檢查,確認其周邊是否出現了血流的信號,是否出現了積液。使用脈沖多普勒能夠準確地將患者的動脈血流頻譜進行展現,同時也能確認其阻力指數。②試驗組采用陰道超聲進行檢查和診斷。使用頻率5.5 MHz的超聲探頭進行檢查。要求患者將膀胱排空,在探頭上涂抹耦合劑后,在患者陰道的后穹隆部位進行多方位的查看。其檢查的內容應與經腹部超聲檢查一致。同時對患者的檢查情況進行有效記錄。
觀察指標:①觀察患者出現包塊的情況,說明可能出現陰性、陽性結果以及誤診。②對患者的檢查符合率進行判定。③對患者的檢出率進行觀察、記錄。破裂型:患者的附件區出現了明顯的陽性包塊,同時子宮直腸陷窩有液體暗區的出現。未破裂型:卵巢界限和包塊邊界較為清晰。流產型:其邊界出現了小腫塊,且腫塊內呈現出不均質的高回聲以及液性暗區。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檢查符合率比較,見表1。
兩組檢出情況比較,見表2。
討論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其發病率逐年上升。本病屬于比較嚴重的婦科急腹癥,發病急,病情發展快,一旦出現破裂、出血的情況,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就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所以一旦患者出現相應的癥狀,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診斷方法對患者進行早期臨床診斷。隨著醫療水平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超聲技術隨之出現,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超聲檢查具有無創、無痛的特點,同時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采用這樣的診斷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異位妊娠死亡率。目前,臨床較為常用的超聲檢查方法為經腹部超聲檢查和陰道超聲檢查兩種。但在相關的研究過程中發現,陰道超聲檢查的檢出率和有效率明顯高于經腹部超聲檢查。并且,因為陰道超聲檢查探頭與陰道后穹隆能夠更加接近,也能夠更加清晰地對病變位置進行顯現,具有較高的檢出率。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比、研究發現,試驗組的診斷符合率(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8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試驗組破裂型、未破裂型以及流產型檢出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異位妊娠患者的檢查過程中,采用陰道超聲檢查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和臨床效果,因此,在患者出現相關癥狀時,應及時采取陰道超聲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