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促進英語學習而使用的具體行為、步驟或技巧,它可以促進語言的內化、存儲、提取或使用(Wenden&Rubin,1987)。《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地將“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列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和任務之一,要求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教學生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
學習是每個人終身的任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要研究怎樣教,更應研究學生怎樣學。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幫助學生獲取良好的學習效果,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中的自主發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作為區域小學英語學科教研員,根據當前英語教學發展的趨勢和區域學生發展需要,帶領全體英語教師進行學習策略的研究,以期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提高區域的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西片地處城鄉結合區域,現有中小學22所,其中公辦小學12所,學生9166人,小學英語教師近80人。幾年前,筆者運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課堂觀察法等,對區域小學生的學習策略使用及學習成效等進行調查。調查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聚焦學生基本信息的調查,主要包括學生的年齡、性格、英語學習時間、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等。第二部分是學生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調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習能力,分別對高、中、低年段學生進行閱讀、詞匯和口語學習策略的調查。其中,詞匯、口語學習策略的問卷調查表分別由20項研究內容組成,以百分比形式統計每個項目的使用率;閱讀學習策略的問卷調查涉及35項內容,分別了解學生的參與態度、閱讀能力和閱讀學習策略情況,并附上學生綜合評價和教師建議。
經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表明:第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動機、態度和策略等內在因素極大地影響著他們的英語學習效果;第二,小學生學習策略的掌握和使用情況不理想,高年段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頻率較高,中、低年段學生使用欠佳,具體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校際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由此可見,受片區地域和傳統教學觀念限制,西片小學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訓和指導不足,特別是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學習策略的研究較少,導致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自主性差、學習效率低下和英語學習興趣喪失的現象。鑒于此,在區域中進行小學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尤為迫切,刻不容緩。
由于小學英語教與學策略的研究難以面面俱到,筆者主要對高年段閱讀學習策略、中年段詞匯學習策略和低年段口語學習策略進行研究。重點解決以下三個問題:高年段如何有效地使用閱讀學習策略,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中年段如何有效使用詞匯學習策略,提高英語自學和記憶單詞能力;低年段如何有效使用口語學習策略,提高英語連貫說話的能力。旨在促使學生把學習策略內化為學習技巧與學習能力,達到“學相伴、用相隨”的學習效果。
1.高年段“閱讀學習策略的研究”。為獲取良好的閱讀效果和理想的閱讀速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發展有效的閱讀策略,筆者在區域內五、六年級高年段開展學習策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研究。通過多輪行動研究,結合系列的設計、行動、觀摩和反思,具體構建了小學英語“五步法閱讀模式”。
“五步法閱讀模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第一步,I can learn the new words.第二步,I can copy the good sentences.第三步,I can write my good sentences.第四步,I can retell.第五步,I can write my article.第一步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并學會使用英語字典自學單詞;第二步是讓學生學會通過閱讀積累好句子;第三步是讓學生學會并運用學習策略,遷移寫出自己的好句子;第四步是檢測學生能否采用略讀和精讀的學習策略整體理解課文,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第五步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為閱讀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達到語言的有效輸出。
“五步法閱讀模式”構建后,區域學校高年段教師在每個單元“Let’s Go Further.”教學中都會安排一節這樣的閱讀課。因為步驟清晰且容易操作,學生小組協作完成“Reading Notebook”(閱讀筆記本)的成效顯著,給學生很大的成功感,廣受學生歡迎,學生閱讀興趣大幅度提升。
2.中年段“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語言的三要素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背誦英語單詞和短語是學生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常令學生感到棘手畏懼。
筆者結合區域三、四年級中年段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現狀,有針對性地進行詞匯學習策略指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妙在其中——詞匯學習策略研討”活動,從分類記憶法、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構詞記憶法、感官記憶法、比較記憶法、語境記憶法和復習記憶法等,對學生詞匯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和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大量生動、形象、有趣的詞匯學習案例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學得更快、更好,享受學習成功的樂趣。
另外,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教師引導學生有計劃地經常重現英語詞匯,盡量克服遺忘現象,及時鞏固詞匯學習效果。課堂上教單詞時,讓學生對所學詞匯進行重復識記,加深印象。講解課文時,結合教材內容有機自然地再現。再啟發學生運用“品字法”記憶單詞,即如果要記30個單詞,第一次記憶10個,第二次復記第一次的10個,再記另10個,第三次復記前20個,再記10個,第四次全部一起記憶。這樣通過不斷地循環記憶,所學的單詞就不容易被遺忘,不斷提高詞匯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3.低年段“口語學習策略的研究”。英語口語學習方法不對,困難重重,往往事倍功半,很多學生都希望找到擺脫這種困境的正確方法。筆者在區域一、二年級低年段探討“口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時,提煉總結出幫助學生形成口語學習策略的可行做法。
(1)以聽帶說,視聽說結合。鼓勵學生不斷模仿、朗讀書本上地道的英語,并觀看英文卡通片、聽英文歌謠和英文廣播等活動來積累口語練習素材,提高口語能力。
(2)采用多種口語練習活動。指導學生開展背誦詩歌、描述圖片、復述故事、唱英文兒歌和創編英語小對話等口語練習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有效地使用交際策略。引導學生與別人談話時,要不斷地對對方的談話內容做出積極響應,通過使用各種停頓詞、答語和感嘆詞等表明在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同時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4)搭建區域口語展示平臺。在區域內開展校際英文歌謠比賽、英語朗誦大賽、英語才藝表演SHOW、英語微電影節目配音比賽等活動,拓寬學生的英語聽說渠道,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全面訓練、提高,發展學生英語口語的能力。
本研究能幫助區域小學生掌握和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成效。然而,小學英語學習策略訓練是個持續且循環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更新理念,以生為本,多創造機會指導和訓練學生的學習策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真正地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王薔.英語教師行動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5]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研究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