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教育也在不斷變革,教育信息化已是大勢所趨。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好地促進教育行業的發展,因而備受廣大師生青睞。高中數學教學旨在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人才,但僅靠教材教學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因而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各類視頻、音頻等豐富的信息技術形式,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實踐能力。
高中數學抽象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如函數的性質、組合排列及解析幾何等,學習這些知識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融入信息技術,合理利用形象的圖解、視頻,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數學獨有的魅麗。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得不通過各種習題來學習和鞏固知識。這種題海戰術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削弱,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教師也不能及時指導學生,難以幫助學生排除知識障礙。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避免機械的重復練習,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示出來,學生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平臺隨時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探討。
數學本身源于生活,在學習中也應加入具體的例子,讓知識實用化。高中數學的課本知識很豐富,但與現實生活聯系不夠緊密,學生往往不易理解,且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特別是學習數學公式與定理時,學生無法感知其實用性,導致學習變得很枯燥。所以,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搜集相關的例子,提高學生理解與運用的能力。
教學結束后,學生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所學知識進行反復學習,以鞏固所學知識。一般情況下,教師根據課程章節制作課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攻克知識難點,解決課堂疑難,這樣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內容。學生還可以通過各種教學軟件,向教師、同學請教,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多媒體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上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這樣學生便可以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意識。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還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去探究知識,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這有利于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學高中數學 《正弦定理》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畫圖軟件現場為學生畫一個三角形,借助鼠標來對三角形的任意一個端點進行移動,并觀察2R(R為三角形外接圓半徑)與 a/sinA,b/sinB,c/sinC 之間的大小關系。學生自主操作后發現,對同一個三角形而言,不管三角形如何變化,都存在a/sinA=b/sinB=c/sinC=2R的恒等關系,即所謂的正弦定理。因此,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有效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很多知識十分繁雜,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便成為高中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筆者認為,數學教師應當合理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學教學當中,利用豐富多彩的信息技術,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及內容,從而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有效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學 《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一節內容時,為了使學生對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需要教師借助Flash技術來為學生制作簡易的動畫,并鼓勵學生觀察動畫時掌握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由此可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從而有效降低課堂教學難度,更好地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在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使他們在課余時間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以便了解和掌握更多學習資源。例如,教學 《數列》一節內容時,由于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薄弱,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閱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了解和掌握等比數列、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算法,還可以學到課堂上、書本上沒有的教學內容。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不僅可以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有效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并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實驗來觀察直線和圓之間相切、相交、相離的位置關系,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而且非常有助于數學教學,如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氛圍、增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習慣、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最終達到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蔡祥波.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3).
[2]程振軍.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運用探討[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4):92.
[3]高宜云.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J].小作家選刊,2016,(4):219.
[4]劉強.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