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通過調查了解,發現很多初中第八節都是安排的輔導課,早晨輔導課多數安排了語文或英語學科,中午和下午第八節則安排給其他學科。通常初一年級每周每班有5節數學輔導課,即每天一節輔導課;初二、初三由于學科的增加,每周每班有4節左右數學輔導課,差不多每天一節。大多數教師認為,班級統一授課教學效率高,輻射面廣,但事實情況如何呢?
1.輔導課是在中午或下午第八節,這個時間段不適合講課。如果是中午,學生剛剛吃完午飯,午飯后是所有人最容易犯困的時間,學生根本無心聽課;而下午第八節,學生由于經過了一天的勞累學習,也往往沒有心思聽教師講課。
2.學生需要習題講解嗎?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許多教師在輔導課上賣力地講習題,包括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和精心準備的一些習題。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一次作業需要老師講解的通常只有一兩道題左右,而且是難度比較大的題;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大部分都需要講解。教師該怎樣講?都講,好學生覺得很無聊;講難題,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越聽越想睡。而對于中等生,他們是在欣喜與迷茫中度過——有些題他們會,很開心;對于難題,就算教師講了,也是似懂非懂,一片迷茫。所以,習題講解并不是學生所需要的。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在數學輔導課上,教師講課并不是好的選擇,是典型的灌輸教育,與陶行知先生所提的 “創造教育”相違背,由此,自助輔導法在輔導課中便應運而生。

通常的輔導模式是:教師輔導學生,輔導模式單一,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即學生被教師輔導。在教學實踐中,改革輔導課的輔導模式,變單一的教師輔導為組長負責制,學生之間根據各自需要相互輔導及教師巡視指導的輔導方法,稱之為自助輔導法。
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1946年提出 “學習金字塔”理論: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的學習效果不同,以兩周為單位測試學生對知識的保持率,從10%~90%不等。具體而言,從金字塔塔尖到塔基依次是:閱讀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10%;聆聽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20%;看圖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30%;看影像,看展出,看演示,現場觀摩能夠記住50%;參與討論,發言能夠記住70%;做報告,給別人講,親身體驗,動手做能夠記住90%。從 “學習金字塔”理論可以看出,讓學生參與發言,尤其是把自己的解題思路和對知識的理解講給別人聽,是最好、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自助輔導法就是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讓學生去輔導學生,達到不會的學生學會,會的學生得以更好地鞏固。

首先,進行學生分組。分組有一定的要求,將數學基礎好,并且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學生選出來做組長。再根據學生的座位編排情況,將數學基礎不同的學生進行搭配分組,同時考慮學生的座位情況。好中差搭配是為了讓好學生帶動并輔導基礎差的學生,中等生既是被輔導對象,又可在優秀學生輔導過程中提供補充,從而形成討論環境,實現互相促進,互相提高。此外,還要盡可能讓同一組的學生位置相鄰,這樣便于學生快速聚在一起進行學習討論,節約時間;每個小組的人數以4~6人為宜,人數太多,不利于組長的管理和學生之間的討論和參與。人數太少就沒有分組的意義了。目前,學校每班人數38人左右,屬于小班教學,每組人數4人。
其次,自助輔導法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每一堂輔導課的主題。比如,輔導課要解決回家后的作業訂正問題;解決某類數學問題;解決精選的習題等。明確主題,學生就知道干什么了。
(2)明確自助輔導法的流程。先各自提出自己不會的題或不理解的知識點,以組長為核心,大家一起幫著解決,并且各自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從不同角度去解題或理解知識。對于大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可舉手向老師提問,教師幫著解決。
(3)明確每堂課的要求。在組內,每個學生都要達到要求才算合格,才可以干下一階段的事。比如,要求訂正某項作業,每個學生都把自己不會的題說出來,在大家的幫助下都弄懂了才算達到要求。
(4)明確獎懲措施。對于學生,全靠自覺風險是非常大的,給予適當的獎懲是有必要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通常情況下,筆者都會對表現好的組提供更多自由安排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學得更輕松,而對于不認真或不按要求完成的組,則實行批評教育,外加適當檢測練習,確保他們學懂,學會。
(1)自助輔導法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去,各取所需。基礎差的主要是聽,去弄懂問題;基礎好的主要是講,去解釋問題,在提高分析表達能力的同時,鞏固自己的知識。而對于中等生,聽說都有,學會一些,鞏固一些。當然,對于某些題,基礎好、中、差的學生都有可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2)自助輔導法更有利于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教師在講臺上統一輔導學生,所講的問題有些是大家普遍存在的,有些就未必了。比如,講解回家作業,某道數學題有40%左右的學生做錯了,教師一定認為此題做得很不好,要在全班統一講解,就要思考,還有60%的學生不需要聽,即絕大多數學生不會聽。而采用自助輔導法就更有針對性,小組幾個人,不會的拿出來大家一起解決,會的直接跳過。
(3)自助輔導法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首先,教師統一輔導學生時,難免部分學生走神,而自助輔導法是誰有問題輔導誰,幾個學生盯著他,想走神都走不了。其次,學生輔導學生,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自然輕松。最后,學生輔導學生,用的是他們 “自己”的語言,比教師的語言更親切、更好懂。因此,學生學得更快,學習效率更高!
(4)自助輔導法能適當減輕教師的壓力。首先,減輕教師喉嚨壓力,不用大聲講課。其次,上課是腦力加體力的活,腦袋想著、嘴巴說著、手在黑板上寫著,相對來說是比較累的。而采用自助輔導法,教師主要是在巡視學生小組學習情況,相對來說更輕松。
自助輔導法實施后,筆者所教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助輔導法激活了一群孩子,許多學生找回了自我,以前基礎好的學生能進行更自覺地學習,而基礎差的學生從以前的逃避慢慢地學會了面對問題,能夠積極思考,在思索和嘗試中找回了自信。此外,學生的不良表現得到了明顯改善,數學對于學生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數字了,而是耐人尋味的科學知識,數學學習興趣明顯提高。
實施自助輔導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激情,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筆者所教的班級數學成績一年前及格率68%、優秀率13%、平均分90.5分,到了年末,分別提高到及格率84%、優秀率32%、平均分95分。雖然前后兩次考試的試卷不一樣,難易程度不一樣,數字沒有絕對的可比性,但是能明顯感覺到學生成績的提高。
通過自助輔導法的訓練,學生之間慢慢形成了一種默契,有問題一起上,所有學生都感覺到我們是一個整體,吵架的少了,互助的多了;批評的少了,鼓勵的多了;逃避困難的少了,勇于提出問題的多了。在學習和生活中,他們更樂意伸出自己友誼的雙手,班集體發生著積極的變化。
總之,自助輔導法是有理論支撐的輔導法,是與陶行知先生所提的 “創造教育”相吻合的教學法。實踐證明,自助輔導法是一種好的輔導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適當減輕師生的壓力。
[1]葉瀾.教育學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楊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