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顯林 鄧垚靈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邁入普及化教育的階段,高校學生將成為全社會重點關切的重要人群,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必將引起政府部門、教育行政機構和高等學校的重視,本文將圍繞如何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問題進行詳細闡述。
高校職業指導是高等院校根據在校大學生的現實條件和個性特點,充分運用各類教育教學資源,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人生理想信念教育、學習指導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職業觀念選擇和價值觀念養成等方面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職業指導具有以下幾個特征:①教育主體多元化。高校大學生職業指導不僅僅是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責任,高等學校本身和其他具有教育教學任務的全體老師的工作任務。②教育內容豐富化。高校職業指導的工作應包含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業認同感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就業技巧教育等豐富內容。③教育時間無端化。高校職業指導的時間應從學生入校那時開始,一直持續到學生畢業,給予學生階段性的職業指導。
對高校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對社會的和諧發展、高校的聲譽提升和高校學生的成長成才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加強高校學生職業指導,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每年我國有超過700萬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接受市場的考驗,如果高校畢業生沒有正確的職業觀念、全面的內在涵養和較強的職業能力,是難以被用人單位看中的,由此,暫時“失業”的龐大高校大學生人群將會給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通過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指導,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求職觀念,明晰職業發展方向,掌握基本的求職技巧,讓學生真正懂得“我是誰”“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應做什么”的真諦,積極引導高校在校大學生為就業積極準備,做到大學生畢業就能就業,確保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2.加強高校學生職業指導,是提高高校就業質量的重要前提。對高校大學生進行職業指導,是促進高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重要前提。如果一個學校培養的學生沒有用人單位接受,或者在市場中不受歡迎,那么說明了這個學校辦學思路上出現了偏差,教育教學質量上存在著問題。開展高校職業指導,就是要求高等學校的辦學要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真正需求相切合,做到培養方向具有正確性,教育教學具有實用性,切實做到學生能就業,真正做到學生就好業。
3.加強高校學生職業指導,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指導,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初高中階段的教育,升學是學校的唯一目的,對于家長和學生而言,學習文化知識也是他們的主要學習任務。進入大學后,大學生們突然失卻了奮斗目標,顯得有些迷失或不知所措。此刻,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職業指導的重要作用,認真地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大學生活,全面了解專業發展方向,充分認識職業選擇和專業學習的關系,了解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促使在校大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專業發展方向和職業追求。
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是一項對社會、學校和學生影響深遠的重要工作內容。但是目前我國高校職業指導工作仍然處于積極探索階段,工作的有效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當前這項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高校職業指導認識不清晰。現階段大部分高校認為,高校職業指導等同于畢業生就業指導,這種狹隘認識直接影響到高校職業指導的種種行為。一是將職業指導對象定位于高校畢業生,縮小了服務范圍;二是將職業指導工作等同于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壓縮了工作內容;三是將職業指導工作任務完全歸于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忽略了其他教育資源。當前高校對于職業指導工作的服務對象、教育內容和教育主體認識處于不清晰狀態,直接導致了就業工作師資短缺,負責就業工作的工作人員不夠專業等狀況。
2.高校職業指導力量不齊整。當前,高校中負責招生就業工作的招生就業處是唯一與職業指導相關的職能部門。但是這個部門更多的是負責學校招生任務和就業相關的煩瑣工作,沒有專門負責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專業老師。很多高校的二級學院到目前為止還未配備專門的就業工作負責人員,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輔導員兼任。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職業指導隊伍的缺失,導致了職業指導能力不強,是直接影響這項工作的重要原因。
3.高校職業指導形式不豐富。在高校職業指導師資不足的情況下,難以組織開展活動形式多樣、效果良好的專業活動。很多高校的職業指導僅僅是停留在就業指導日常性工作上。對于就業指導工作,大多數以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和開設一些就業類講座對畢業生進行職業指導。如此一來,活動形式單一,其效果如何值得考究。
針對我國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存在的不足,結合當前的實際工作和國外職業指導的相關經驗,筆者認為高等學校應該更新觀念、完善隊伍、豐富形式。具體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采取相應對策,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順利發展。
1.轉變觀念,實現職業指導工作全員化。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從學生進入大學時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和畢業時的就業指導,也包含了專業引導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內容。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職業指導不僅僅是招生就業工作部門的工作,也是學校領導、專任教師和輔導員等必須考慮的工作內容,這需要學校領導進一步轉變工作觀念,提高職業指導思想認識,實現全員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讓高校職業指導成為每位教師積極參與,符合學生需要的工作新內容。
2.整合隊伍,實現職業指導工作專業化。當前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急需要一批專業的教師隊伍做專門的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高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大學生職業指導中心,由專人負責管理,統籌全校的大學生職業工作;各院系應配備專職人員負責職業指導和就業工作的教師,從而形成學校層面有統籌,院系層面有落實的良好局面。大學生職業指導中心應根據高校類型做好該校學生的職業指導頂層設計,做好相應工作的科學研究工作,制定符合高校學生特點的職業指導系列計劃。各院系要根據自身專業特點,依據當前工作實際條件,創造性地組織開展既具有專業特色,又符合學生需求的職業指導活動,幫助高校大學生實現專業發展上明確,求職觀念上科學,面試技巧上有方法,最終真正實現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專門化、專業化。
3.豐富形式,實現職業指導工作精細化。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內容豐富,服務對象廣泛,工作本身異常重要,需要高校把這項工作“提前做、全面做、深入做”。一是高校指導工作需要提前做。高校新生入校后,應做好大學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讓新生穩固專業思想,產生情感認同,積極引導學生走專業發展道路。二是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應全面做。做好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需從課程建設、活動融入和大賽滲透等多維度進行,形成層級化的高校職業指導體系。三是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應深入做。因為職業指導工作的對象是個性不一的有思想、有特點的青年大學生,由于自身條件和觀念的差異,他們所需要的職業指導需求有巨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職業指導工作深入做,需要我們建立契合每位學生特點的“一對一”個性化指導方案,從而給予學生精準的職業指導。
[1]人力資源保障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6.
[2]劉京鑠,張宏.試論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與推動[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8(3):98-100.
[3]吉明明.試論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與推動[J].河北職業教育,2008,4(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