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輝
當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大部分家長都認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此,多數家長都采取這樣的做法,即當孩子還處于幼兒階段時,就開始為他們布置繁重的課業,導致其失去了該有的童年樂趣。事實上,這種“病態”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必須加以糾正。
1.工具理性的遮蔽。近幾年,社會競爭愈演愈烈,這就促使教育工具的理性逐漸加深,導致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受到沖擊。人們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深信不疑,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為孩子布置各種學習任務,社會上許多幼兒機構開始迎合市場,在本該以保教為主的機構內公然設立識字、寫字、背書、算術等小學課程,讓年齡尚小的幼兒學習和小學課本一樣的知識,由此,致使幼兒教育課業負擔沉重。
2.本質異化,價值理性迷失。我國學前教育之所以長期被工具理性遮蔽,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學前教育本質被異化,價值出現扭曲。筆者認為,導致學前教育本質異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家長希望孩子享受所謂的優質學前教育;其二,幼兒教育機構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由此,導致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這就違背了幼兒的發展規律,不利于他們的長遠發展。
1.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學前教育小學化,主要是指對幼兒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超出了其心理和身體的發展水平,從而給幼兒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嚴重影響:一些幼兒出現過早近視或者體型不健康的現象,凸顯了幼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身心健康的危害。與此同時,學前教育小學化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對幼兒的思維和興趣過早定型,這就過早地抹殺了幼兒的天性和個性,對幼兒創新品質的培養以及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2.不利于學習知識和素質的拓展。筆者認為,學前教育小學化可能會讓幼兒在小學初期階段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同時,也有可能因為讓他們再次學習已學過的內容而使之產生厭倦心理,若長期如此,到了高年級后,他們就難以跟上新知識的學習。由此可見,學前教育小學化會對幼兒今后的知識學習會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幼兒的諸多方面被固化,甚至限制其思維的發展。
3.影響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趨于小學化的環境下,教師往往更注重幼兒的智力發展,而對非智力性內容缺少重視,如對興趣、個性和情感、道德品質、動手能力等方面的關注度不夠,等等。
1.完善立法和政策規范功能。當前,為避免學前教育小學化,教育部先后頒布多種規定,指出幼兒園需按照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科學保教,并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對幼兒園辦園行為進行進一步規范,促使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堅決糾正并避免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傾向。例如,某市教育部規定,幼兒園不準使用小學教材,禁止教幼兒拼音、漢字、奧數等內容,不能為幼兒布置家庭作業,不許開展任何形式的測驗和考試,同時也禁止舉辦各種形式的學前班,等等。
2.充分發揮政府的學前教育導向功能。政府以及學前教育主管部門,需充分發揮自身的導向功能,例如,對那些完善的教育政策進行充分落實,將那些不搞小學化教育的幼兒機構作為典范進行大力宣傳,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其他幼兒園向這類幼兒教育機構學習。此外,還應摒棄原有的小學化教學模式,采用保教方式開展幼兒教育。實踐證明,政府對幼兒園進行評價,不但能夠發揮導向作用,同時也會對社會輿論產生影響,對幼兒家長的觀念轉變帶來積極影響。通過政府評價,對社會輿論進行引導,讓學生家長、幼兒教師和幼兒園管理者等更加關心和了解幼兒學前教育,端正幼兒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只有家長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才能夠讓幼兒得到真正解放,讓他們獲得童年的快樂。
3.對園長和教師進行培訓。幼兒園園長和教師是從事學前教育的一線工作人員,這一人群的教育觀念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行為。那些持有正確教育理念的教育者、堅持以游戲活動為主要教育形式的教育者,將幼兒教育視為己任的教育者,都應當被評為學前教育的楷模。而那些教育理念不夠端正,認為幼兒教育就是完成家長布置的任務,為迎合家長不合理功利要求的園長和教師,則需接受培訓,要重新認識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和需求,并對學前教育的價值和定位進行重新定位,通過這種方式,讓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行為得到規范,回歸學前教育的本質。
4.去除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小學化理念。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范生,將來是從事一線學前教育工作的主力軍,這一人群的教育理念對未來學前教育的質量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學前教育師范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前,就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尤其是要堅決避免小學化傾向。為了讓初次接觸學前教育的師范生正確認識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不同,同時杜絕師范生開展小學化教育,教師需要先從幼兒心理、認知、情感等幾個方面進行總結,總結出幼兒獨有的特點,使之明確幼兒對情感的需求。此外,還可在一些優秀的幼兒教育結構內,通過開展教育活動案例,將正確的教育理念呈現給幼兒教育專業生。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小學化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但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受家長的不正確認識和幼兒園市場化的不良影響,幼兒園小學化現象趨向呈嚴重態勢。針對這一問題,需要相關教育部門提高重視力度,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錯誤理念進行糾正,各大高校也要強化學前教育專業生的幼教理念,從源頭抓起,從而改善目前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參考文獻:
[1]徐卓婷,張玉芙.教育資源建設視角下的農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解決方案[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8):92-95.
[2]高祥,郭平.鄉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困境及解決路徑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5-6+46.
[3]丁爽,裴靖雯,韓金蘭,馬思博,朱倩.學前教育中的“啟蒙教育”與“小學化教育”博弈研究——以遼西五市為例[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6,33(4):99-103.
[4]毛淑娟.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實證研究——以南昌市為例[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4,(6):1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