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階段,有效促進初中體育課程的開展,既是課程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又是全面培養學生綜合體能素質的基本課程之一。然而某些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離新課改的要求仍有不小的距離,所以有必要對如何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創新性進行針對性思考與分析,以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與小學階段相比,初中生不僅在文化水平上,在生理和心理層面上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每個初中生的身體素質也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以致有的身體素質較差,有的則比較好。面對這一情況,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制訂體育教學方案,設計各種體育教學活動,以符合初中生生理特點和身體素質的差異性。
面對部分初中生身體素質差、體能弱的現實,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易于掌握、便于練習的動作,來豐富課程活動內容,并幫助學生克服懼怕體育鍛煉的心理障礙,促使他們不斷增強體育活動的信心,提升其心理健康發展的水平。
而對那些身體素質較好、體育熱情較高的初中生,體育教師則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為他們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讓他們的身體潛能得到更好地發揮,對體育的熱情和積極性得到更充分地激發。與此同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體育教師也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對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存在心理偏見,要積極鼓勵他們多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從心理上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勇氣和積極性。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多是先進行口頭闡述和簡單的動作示范,然后再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在此過程中,學生并沒有搞清楚這個動作的原理,體育教師也不太會重視、關注這一點教學內容,這就導致學生對動作的要領和要點缺乏本質上的認識,從而難以實現動作的規范、到位。
筆者認為,在一整堂體育課里,如果學生僅僅只是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了簡單地舒展,鍛煉體能的教學效果和增強體質的目標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全面增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創新性。體育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在進行動作示范之前,體育教師要簡單講解動作的基本點。內容涉及這套動作的鍛煉原理,可以鍛煉到的肌肉群和骨骼,有助于提升的體能素質,等等。通過這些講解,學生會對鍛煉動作加深認識,做動作時也就會有強烈的體驗感。
2.在示范動作完成之后,體育教師可以小組形式要求學生進行動作練習。鍛煉過后,再從每個小組中推選出動作規范到位的學生進行小規模競賽。動作完成后,可以讓學生對每個參賽者進行評價打分,選出動作最規范的三名學生,教師隨后指定這三名學生以小教練的身份,對大家的動作進行規范化指導。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會認真做起動作來,且信心十足。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就抓住了初中生表現欲強烈、好奇心盛的心理特點進行設計。采用這種小競賽的教學方式,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并極大地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重視體育課的學習。
3.在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時間分配上,教師應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完成教學任務。剩余的時間,體育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小的游戲活動,這樣學生就感覺到快樂是一切體育活動的最高價值和最終目的,體育是一個使所有人感到快樂、獲得健康的活動,是需要每個人自覺來完成的一項活動,而不是被其他人強加于己身的負擔。
在傳統體育課堂中,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就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揮潛能更是無從說起。所以,體育教師要改變教學思想,給予學生更多的教學時間和更大的教學空間,并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培養,讓他們的思想和壓力得到更大的解放,從而在根本上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
面對當前初中生學業負擔沉重、學習壓力大的實際情況,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組織一系列體育教學活動,讓初中生在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中,改變他們過去對體育課的片面認知,充分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并鼓勵他們將更多的熱情投放于體育課,為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提供足夠的心理基石。
例如,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男女兩大組加以考慮,分別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差異的體育活動來滿足他們的需求。也可以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之后,將具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進行分組,并進行針對性指導,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只是以輔助者的角色出現,其課堂主體地位會發生一些改變,學生在體育課中投入的積極性也得到充分調動,使體育課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但是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因為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獨特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對新鮮事物有著比較高的認識度和接受度,若是進行簡單的教學設計將無法豐富課堂內容,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因此,體育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安排學生進行有益、合理的戶外活動和實踐體驗,讓學生在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的過程中進一步開闊眼界、視野,拓展知識范圍,進而全方位提升其體育素質和綜合素質,促進初中生健康、全面發展。
簡而言之,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創新教育活動引入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體育課堂內容,以滿足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在創新初中體育課堂的過程中,教師的主體地位也發生了改變,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課堂里的主角不再是體育教師,他們是以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身份存在,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體育課堂上,無論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有一個根本目標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那就是發展初中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及增強其意志品質,這也是每位體育教師最基本的工作職責。
參考文獻:
[1]袁軍.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思考[J].教師,2015,(32).
[2]劉杰.關于中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的思考與建議[J].教育:文摘版,2016,(12).
[3]林海.關于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3,(33).
[4]袁德良.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J].文理導航:教學研究與實踐,2015,(1).
[5]黃健偉.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