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洮南市黑水鎮中心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0)
夸美紐斯說:“……假如沒有一個學生違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學習任何學科,我們就不會有發生厭惡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個人都會順著他的自然的傾向去發展。”這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不謀而合。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隨著新一輪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課程標準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與新的教學方法。對于處在教育教學一線的小學任課教師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何上好每節課,如何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學習高效化,在40分鐘的課堂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為教師所關注的重點。
“有效教學”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時間、精力、努力),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展,帶來最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教學。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評價教學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師是否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學任務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它所關注的是教師能否使學生在教師教學行為影響下,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地建構知識,發展自己探究知識的能力和思維技能,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收獲或收獲不大,即使教師教得再苦也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如果學生學得很苦,而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那么這樣的教學也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
新課改實施之后課堂出現了許多可喜的變化:很多教師教學方式多樣了,教法靈活了,課堂氣氛活躍了,與學生的關系融洽了。但課堂中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待我們研究解決。首先教師要把平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來,才能對癥下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認為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育觀念、教學行為沒有根本性轉變。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不是滿堂講,就是滿堂問,滿堂練的現象。有的教師眼睛只是盯著教本,或照讀教案,心中無數,目中無人。不少教師課堂上不關注學生,不關注學情,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實效。
(2)課堂的管理、教學的組織過于松懈。課堂上學生不參與學習的現象比較嚴重,有些班級有近1/3的學生整節課幾乎都沒有參與學習,但教師仍然無動于衷。不少教師缺乏課堂管理意識,不能有意識有效地管理課堂,沒有用恰當的方法去組織教學,不能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
(3)不重基礎知識和基礎性教學目標的落實。很多課堂教師只圖熱鬧和所謂的輕松,忙于形式,盲目教學,特別是在教學中忽略了基礎知識,使學生必須“保底”的東西都沒有得到。
(4)不能體現教材的特點和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不少教師沒有把功夫放在備課上,一味照搬別人的教案,應付檢查。這些教師對教材理解不透,沒有拿握教材的特點、知識點、重點、難點、訓練點,不會定教學目標,不會定教學內容,不會沒計練習,不會教學生怎樣學習。這樣的教學思路不清、目標不明、形式松散,特別是教什么學什么不明,隨意性、盲目性明顯。
(5)課前教具學具準備不充分。很多教師上課前,沒有按照教學要求準備教具、學具,鐘聲一響,拿著教本就上課,不管抽象和形象,全憑嘴一張。
加強備課的管理和指導,實施有效備課。備課就是上課前所做的準備活動。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上課前的準備工作不做好,要想上好課就是一句空話,低效的備課,就會導致低效的課堂教學。現在大多數教師只是習慣于對每課教材的備課,沒有對全冊全單元教材的整體把握,不明確全冊全單元的教學目標,忽略了知識的整體性和系統化的銜接,不了解每一單元教捌編排的意圖,備課只是照抄教案,應付檢查,沒有多大意義,遠離了備課的實質。這是導致上課目標不明、隨意性大、基礎知識不落實、重點難點不突破、效果不好的直接的和根本的原因。因此,我們必須要求和指導教師認真備好課:一是做到鉆進去,把握教材;二是做到跳出來,寫實用教案。
“鉆進去”就是鉆研教材。鉆研教材就要做到一讀、二查、三做。一讀;讀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教材最少要反復讀3遍以上(語文科要開聲朗讀),在教學生讀之前,教師要先自己讀通讀懂讀順。在閱讀教材的時候,要動筆圈、點、畫,畫出重點、難點、知識點、疑問點。二查:查有關資料,盤備課時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自己感到把握不準、不透的地方,通過查資料,掌握正確的粹案。三做:做教材罩的習題,語文科的課后思考題,每個單元后的語文百花園的習題,數學科教材里所有的練習題,教師都要認真做一遍,想一遍,說一遍。所有的題目,在學生做之前,教師先做一遍,包括背誦課文和寫作史。只有下工夫鉆研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將教材的編排意圖了然于胸,才有資格和學生對話。
“跳出來”就是整理教學思路。教師的備課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局限于眼前的教材,既能鉆進去,更要跳出來,在鉆進去精通教材后,就耍跳出來,思考怎樣把教材內容通過課章教學,讓學生掌握。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編寫出實用的教案。我們提倡可以參考、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案,但絕不允許不經過自己的思考照抄別人的現成教案。教案耍力求科學、實用,能真正幫助教師上好課。
總之,要解決當前教學中仍然存在的問題,要改進當前的教學,要全面推進課改,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必須切實加強對教師備課和上課的管理與指導。
1.課堂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
2.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進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活動。
3.課堂有效教性: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就語文學科而言,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統一。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活動,就是語文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學生豐富文學素養和駕馭語言文字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貫徹和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進行基礎性、創新性、探索性的研究與實踐。研究以建構主義理論及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進行小學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從實質上把握小學各種課型的教學規律,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和生存方式,構建生命課堂,走向對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