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第七中學 吉林延吉 133000)
“尊重” 古語是指將對方視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須重視的心態及其言行,現在引伸為平等相待的心態及其言行。在《漢書·蕭望之傳》中記載“ 望之 、 堪本以師傅見尊重,上即位,數宴見,言治亂,陳王事。”宋代歐陽修在《皇從侄博平侯墓志銘》中記載:“尊重師友,執經問道無倦色。” 中國文化講究人際關系的協調與統一,這就要求人們行為約束在一定的范圍內,從學校、家庭到社會力求和諧,做到思想上的統一,行動上的協調,進而達到天下太平的最高境界,尊重則是和諧的基礎。
尊重是一種高尚的美德,是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沒有尊重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形成為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才能使其真正得到自然體現。而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相互尊重的時代風尚,就必須從學生抓起。
把尊重教育作為中學階段學校的核心理念,是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人都有被尊重和賞識的心理需要,也希望能夠得到平等、公正的對待,這也是人的價值和尊嚴的重要體現。尊重能夠驅除心理上的陰暗和霧霾,獲得一個陽光、健康、平和充滿正能量的心態。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促成了人生的順利幸福;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促進了國家的安定;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也促進了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人生和社會不能缺少“尊重”。
尊重教育可以進一步改進傳統教育習慣的不足。通常傳統教育習慣主張對學生嚴格管教,甚至是棒喝,長此以往學生的性格會唯唯諾諾,不自立。現在學生少了,有的家長又出現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溺愛,或者無底線地答應學生的要求,這樣又使學生性格走向另一個極端---事事以我為中心,自私、自我。可以說這些做法都是沒有尊重學生,對學生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尊重教育也是為了矯正“重智輕德”的觀念。這一觀念嚴重影響了家長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導致了一些學生嬌慣、心理脆弱、缺乏毅力、不易與他人合作等問題。長期以來的灌輸式課堂也只是注重知識的習得,忽視的學習方法的提升和學生人格的培養。具有尊重教育理念的“學力課堂”則是以立足學科特點課型的研究與實施為主渠道,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學科的探究能力,學生在寬松、和諧、融洽的環境中輕松自然地獲取知識的營養、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也能在尊重的氛圍中得到個性成長,在尊重的環境中學會尊重他人。
尊重細化為個人品質主要體現在自信、文雅、克制三個方面。沒有自信,學生的考試就難以發揮最佳水平,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有了發展的良機也不一定抓住。自信心的建立,也需要我們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當然,出現不守規則的行為也要嚴格制止,尊重決不是放任和放縱。文雅,是教育學生行為上知書識禮,著裝上高品位,使學生內心得到良好的暗示,高品位不是追求名牌,也不是奇裝異服,希望學生將來都會成為各行各業受人尊重的人。克制,指的是有包容之心,不能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火冒三丈,這也是當前很多學生出現的這方面弱點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學校的尊重教育,也就是成人們要尊重教育規律,要尊重學生的童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要相互尊重人格,也都要遵守規則。在實踐中可以以課堂、家庭、文化建設三方面為抓手,
尊重教育首先要落實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尊重學生學習的權利,不可以用教師“講”的灌輸而代替了學生“學”的求知樂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課堂禮儀,大方、大膽地和老師質疑、交流都是學生對自己和老師尊重的體現。教師們要著力、逐步培養好學生的各個學科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增添羽翼,所以說尊重教育也是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尊重教育還要落實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查找自身的不足,多思考,不要一出了問題的就發火,沒出問題就放任,變過去單一的訓斥、制止、溺愛,為明理、引導、踐行。學校可以作為先行者,把育人工作由過去的碎片化的方式走向規范的課程化,開展以自理自立、感恩、禮儀、克制、公民素養等為主題的不同課程,進一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踏實健全的人格,同時倡導在家里也要落實學校的課程建設。家長的身教勝于言傳,作為學生“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在學生面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學生的文明素養也會不高,反之,家長在言談舉止中體現著尊重,表現出良好的素養,學生也會在和諧、溫暖、平等的家庭氛圍中得到更大的成長。
尊重的理念也要落實到學校、辦公室、班級的文化建設當中。校園建設要雅致整潔,處處精心打造文化氛圍,讓學生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很多小的舉措背后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像在小石凳上安裝了木質座墊,是對學生身體健康的著想;為班級定做柜子,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整理備品,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每個班級也要有進行文化建設,各具特色,各有品格,可以說好的文化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
落實尊重教育,不是短期能完全達到理想的狀態和效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不斷努力,齊心協力,學生們就會越來越受益,在和諧中成長,在自立中成長,在尊重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