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霍邱縣第二中學初中部 安徽六安 237400)
從古至今,書籍的閱讀都是人們獲取知識、認知世界的主要途徑。在中學階段,隨著學科課程的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語文基本素養的培養越來越重要,單靠幾篇課本文章的學習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必須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整個初中類讀物浩瀚如海,囊括了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書籍,有學生愛讀卻不一定適合他們的,諸如許多武俠、言情、暴力的小說等,也有他們不喜歡卻具有深刻歷史價值的,比如說四大名著、歷史傳記等。好的書籍可以帶給人源源不絕的精神動力,不好的書籍卻可能使學生荒廢學業,沉迷其中。“課外閱讀”的學法是目前初中階段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和能力的主要方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外讀物的理解,還能使學生選擇適宜的課外讀物,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和積累,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的素質修養。[1]
初中階段的教學方針重點在于啟發式教學,尤其是語文學科,更是一門需要學生對課內的文章進行自主理解研究的學科,語文教師肩負著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的艱巨使命,更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指導。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目的指導,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動力,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進行高效的能動性閱讀,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讀有所思、思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進。[2]
學生健康閱讀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教學方法的引導。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善于與學生進行學習、生活的交流溝通,更要通過對學生的指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潛在能力。中學階段不僅是學生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階段,也是學生心理成長特點的成型時期,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引導,培養學生健康的課外閱讀目的性認知。其中,針對性指的是為學生推薦有利于成長發展,能夠增長自身見識的課外讀物,根據教材的教學內容介紹可以強化文章閱讀和認知理解的書目。開展專題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就比如說在介紹魯迅的《朝花夕拾》給學生作為課外讀物時,安排學生思考作者童年時期的生活,對其性格和志趣發展的影響,通過交流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帶來的教育意義。除此之外,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的形成,也需要教師的規范指導,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內容具有很強的靈活性,給教師的“課外閱讀”學法指導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教師的學法指導規范,可以對學生每周的閱讀量進行任務布置,讓學生在教師的規范下形成自主閱讀的強烈意識,提高學生閱讀時間的有效利用,但要注意,中學階段的學生自主意識較強,不能因為教師的過度規范造成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抗拒心理,這樣不僅不能到達提高學生課外閱讀量的指導目的,反而適得其反。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應當具備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健康指導能力,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修養提供有利條件。
著名的教育學家別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閱讀一本不適合自身的書遠比不閱讀的影響更大。”教師在推薦給學生課外讀物的同時不僅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和閱讀理解能力,還要以學生的認知能力、文化水平、閱讀特點等個方面因素作為主要選擇標準,進行適合初中學生發展特點的課外讀物篩選,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與此同時,指導學生進行一些閱讀方法的訓練對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幫助。
閱讀篩選法是現階段初中教師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課外閱讀”指導學法。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固然重要,但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通過科學閱讀方法的使用,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從而到達培養學生語文素質修養的教學目的。篩選閱讀的方法是指,當學生拿到一本課外讀物的時候,首先根據圖書的性質去選擇需要精讀和略讀的部分;就比如說,學生在進行小說或雜志類讀物的閱讀時,不一定每一字每一句都需要精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先通過圖書的目錄大致了解書本的內容,篩選后選擇需要精讀和略讀的內容,讓學生利用有限的閱讀時間,吸取到課外讀物里的精華內容。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面對浩瀚如海、種類繁多的書籍讀物,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是教師的重點教學目標。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廣大人民教師為了解決初中學生由于課程量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對課外閱讀要求的現狀問題,通過不斷的教學研究和實踐表明,利用邊讀邊析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學生閱讀效率,以到達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教學目的。
邊讀邊析的閱讀方法可以應用于《海底兩萬里》、《朝花夕拾》、《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以及《昆蟲記》等名篇圖書的閱讀,在學生進行此類書籍的閱讀過程中,認真做好相關的閱讀筆記,積累讀書心得,再通過組織學生之間的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之間進行自由的心得交流活動,感受由不同風格的思想碰撞所產生的文化花火。除此之外,邊讀邊析的課外閱讀方法還可以應用于《從你的世界路過》、《紅巖》、《創業史》等著名作品的閱讀,通過優秀作品讀思議的結合,布置學生的閱讀任務,以“我從作品中學到了什么”來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重點關注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進行,強化中學生的語文素質修養。[3]
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除課本內容外知識的主要途徑,選擇健康的課外讀物,培養學生優良的閱讀習慣和方法是中學語文教師的“課外閱讀”學法指導的主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閱讀量,強化學生語文素質修養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