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立光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巴吉壘鎮中學,吉林 長春)
傳統的地理教學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獲得,一味的知識灌輸、機械的習題訓練,使地理教學成為一種單調、枯燥的符號化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逐漸喪失。由于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和主體特征,長期的死記硬背和機械學習不僅抹殺了學生思想感情的活力,而且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地理課程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按照《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地理教學要從現實生活和學生的經歷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學到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地理。在當前的地理教學實踐中,情境體驗教學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青睞,并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使地理教學不僅成為了趣味盎然的情感交流過程,更將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情境體驗教學是教學情境與學生體驗有機融合的教學過程,通過情境與體驗的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促使學生積極體驗、深刻感悟、真正融入課堂情境,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構建動態發展、充滿活力的情感之旅。對于地理教學來說,情境體驗是促進學生內省和自我構建自我完善的過程,通過對地理空間的想象和聯想,使學生親身經歷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對客觀世界產生感性和理性的主動認知,進而在鮮活的學習資源中體驗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周圍事物中的地理原理,形成深刻的自我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探究、主動思考,在對話與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成長與提高。因此,情境體驗教學不僅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融入地理學習過程,而且能夠進一步豐富地理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搭建地理與生活之間的橋梁,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
在情境體驗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情境是確保教學效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融入學習過程。作為教師,要深入挖掘情境素材,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技術、實物教具等形式來設置教學情境,為學生呈現更加豐富、鮮活的學習資源。一方面教師要積極收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建立現實生活與地理教學的聯系,構造生活化的地理教學場景,使學生能夠體驗到真實的地理學習過程;另一方面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問題情境設置認知沖突,引導學生進入地理學習氛圍,積極主動地探究地理知識。
通過設置地理教學情境,能夠使課堂教學在濃厚的求知氛圍中進行,也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來組織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去感知地理情境,積極體驗知識的形成,努力構建自身對于知識的感悟和理解。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情境把握學生認知的切入點,使學生經由知識的某一個點進行延伸和擴散,通過初步感知建立直觀印象,再逐步擴大感知程度,不斷進入深層次的學習領域,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去體驗地理情境,深刻感悟知識過程。
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課堂效果的重要保證。針對地理教學情境和課堂體驗活動,教師要注重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氛圍,形成廣泛的課堂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去積極體驗知識,努力展示自身的理解,形成深刻而豐富的學習體驗。對于教師來說,要善于促成課堂對話的生成,設置發散性、啟發性的對話主題,引導學生真正投入到對話交流之中。同時,教師要真正放下權威,與學生平等交流,用一顆真誠的心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促使學生深刻體驗課堂過程。
地理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過程,同時還是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升華學生心靈世界的過程。只有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點撥,才能讓學生在情境體驗過程中深刻感知地理知識的價值,獲得精神世界的提升,從而生成更加豐富而高效的學習體驗。一方面教師要善于運用歸納總結、拓展補充等方法來點撥學生的認知,使學生牢固掌握課堂知識,并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通過情感激勵來升華學生的精神體驗,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不斷提升地理綜合素養。
總之,情境體驗教學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促使學生生成深刻的學習感悟,自主構建地理知識過程,從而不斷提升學習效果。作為地理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融入學習過程,不斷升華學生的學習體驗和精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