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金
(甘肅省武威第十八中學,甘肅 武威)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隨之進入快節奏,這種快節奏也波及教育領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許多學生把平時等公交、排隊、課間休息等零散時間利用起來學習,這對于高中學生來說無疑是個不錯的方法。那么如何讓學生快速而有效地接受知識呢?克服時空的限制,克服紙質版的單調乏味,集方便、快捷、高效于一身的“微課”應運而生,把教育也帶入了“微時代”,讓學生也感受到信息時代帶來的福利。
“微課”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的戴維·彭羅斯于2008年提出,他把“微課”稱為“知識脈沖”,采用師生在線講解學習或短視頻學習的方式,把時間控制在5~10分鐘之內,設計一些生動形象的、短小精悍的,具有針對性的、綜合性的,有關時政熱點、觀點新穎的視頻來展示教學內容。
為了讓教育快速適應社會信息化迅速發展,我國制定并出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年)》,在規劃中明確提出“通過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進教育教學和管理創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難點問題”。由此可見,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是與國家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目標相一致的,是社會信息化迅速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不再受到學生的青睞,作為有主見的高中學生,他們更喜歡啟發式的或者是引導式的學習模式,他們渴望更加自由的、寬松一些的學習環境。而“微課”的出現剛好促進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通過這一轉變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滿足學生自主安排時間預習或復習的愿望,也消除了高中數學教學中產生的枯燥乏味,因此說“微課”是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必然選擇。
“微課”作為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不斷完善其教學過程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構建它的教學評價體系,以便在教學中能采用高質量的“微課”,更好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微課”是用短視頻反映教學內容,是與我們高中數學課本緊密相連的,因此采用“微課”教學,同樣要具備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以及教學效果五個方面,這是一堂“微課”最基本的評價指標。
“微課”教學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采用這種模式,而是針對性地使用,換言之,“微課”的教學目標必須清晰、簡潔、明了。一節好的“微課”旨在解決高中數學中的某一重點、難點、出錯點、易考點或是易混淆點,而不是面面俱到,它和我們平時寫教案目標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作為“微課”來說,教學內容是關鍵。它的設計必須緊密結合高中數學教學中出現的重難點、出錯點、易考點或是易混淆點,選取的例題必須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講解的過程中要做到思路簡潔清晰,邏輯性強;語言要通俗易懂,表達要準確無誤。
“微課”之所以深受高中學生喜歡,是因為它短、精、深、準的特點。“微課”教學過程評價也要注意這幾個特點,它的時間短,要控制在5~10分鐘之內,所以要快速切入教學目標,選例題要精,用具有針對性或者代表性的例題快速吸引學生,加上教師具有深度的講解,環環緊扣,用精練準確的語言在有限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最后一定要有簡明扼要且印象深刻的小結,在整堂“微課”中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
整體評價是指對“微課”的結構和技術兩個方面的評價。結構上指的是“微課”在設計和應用上是否完整,除了視頻還有一些細節性的東西,如“微課”的標題、學科、年級以及微教案等信息要完整;技術上是指視頻時間的控制以及圖像、聲音效果的把控,要清晰穩定。
高中數學使用“微課”教學,我們的效果評價當然要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是否有效地解決了學生的疑惑之處,是否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從這幾個方面來評價“微課”的教學效果。
另外,我們還要征求學生對高中數學采用“微課”的評價。因為學生才是“微課”的受益者,他們對數學上的一些章節、例題、測試題的反饋才是最具效力的評價。他們的評價有利于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向和方式,從而更好地為學生學好高中數學奠定基礎。
高中數學采用“微課”教學,使數學課形象、生動、有趣味,不但學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綜合性,而且在時空上也是靈活自由的,深受師生的喜愛。可越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的評價體系越要完善,構建高中數學“微課”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有效提升“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提高整堂課的教學質量,這不僅是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也是高中數學教學轉型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