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第四中學校)
筆者在一年的導學案對比教學實踐中發現,農村學校由于學校、教師、學生等與城市學校都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不能照搬城市學校的教學模式,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樣才能讓導學案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實現有效課堂。
縱觀杜郎口的“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抑或昌樂二中的“271”課堂教學模式,它們的學生學習主要是三個模塊:預習、展示、反饋。具體來說就是五個環節:交流預習、合作探究、分層提高、總結歸納、鞏固反饋。下面筆者談談操作這五個環節的幾點建議。
預習是教學的重要起點,好的預習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提前一天將導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掌握學習方法,帶著問題對教材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教材文本,思考重點問題,努力完成預習目標和部分導學目標。學生把預習中有問題的地方做好記錄,帶著問題走向課堂。農村學校大多是寄宿制學校,學生都要上晚自習。因此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預習,是不可缺少的。教師可利用晚自習給學生進行預習上的指導,適當解決學生在知識和方法上存在的困難,從而減輕課堂上的負擔。
上課前幾分鐘,課代表進一步組織學習本課目標和重難點,讓學生合理分配課堂上的時間。組織各組檢查預習情況,評定預習等級。學生完成基礎部分加1分,完成探究部分加2分,完成提高部分加3分。這里結合了小組和個人積分,學生為了能多得分,努力地多預習,從而提高了預習的積極性。
上課后,交流預習。各小組把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匯總。具體做法是:學生迅速站起來,圍在組長周圍,統一對答案,把簡單、易懂的基礎知識在小組內解決,教師展示基礎部分的答案。教師一邊抽查學生預習情況,一邊巡視學生交流情況,還要注意收集問題,掌握學生知識問題,做到重難點分明。本環節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幾分鐘即可。
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達成共識。主要方法是老師請全部舉手的小組派代表在課上講解,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在關鍵的地方及時點撥。教師應大膽培養學生的講解能力、表達能力及板書,學生講解注意聲音洪亮,語言規范,并具有條理性。對講解好或提出新觀點的同學,教師要及時表揚。當別人講解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做好筆記,把自己的疑點用紅筆訂正。這里要注意展示的方式可以靈活選擇,如口頭講解,或在黑板上講解,或在電腦展示平臺上講解等。為了提高學生展示的積極性,我們可以利用加分的辦法,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組6人,分為三個層次:好的A層,一般的B層,差的C層。規定A層加1分,B層加2分,C層加3分。各組為了爭取多得分,努力派出本組低層的同學展示知識。你看,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高了,而且避免了學困生開小差,課堂紀律好,學習氣氛熱烈,師生關系融洽,小組同學目標一致,團結學習,互相監督,實行了兵教兵、兵練兵、兵督兵、兵強兵。這里老師要注意的是要善于尊重學生不同的意見和思維,允許課堂上有不同的聲音,不能讓學生按照老師設定的框架去學習,這樣限定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在這個展示環節中,學生的口頭表述或者板書沒有老師設想的順暢,而且隨時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因此花時較多,可能影響教學內容的完成,但老師一定要耐心,堅信:你的學生會越來越好的,他們的口才和講解能力會讓你感到驕傲的。教學進度慢了點,很正常,不妨課后補一補。
教師出示中考題、難題,或變式訓練,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應變能力。這一部分要求班上較好層次的學生掌握。具體做法是:學生先自主探索,再合作交流,把導學案拿到展示平臺上,講述解題思路和過程。注意板書清楚,講解流暢,聲音洪亮。講正確的同學加3分,不正確的加2分,講得精彩的加5分。其他同學仔細看,仔細聽,勤動腦,勤動筆,指出別人的優點和不足。善于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加分和展示的同學一樣,老師耐心聽取學生意見,多用激勵機制,鼓勵不同意見,拓寬學生的思維。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考點、重點、難點進行梳理,歸納總結,讓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能力、方法有一個總體把握,鞏固所學。具體做法是根據學案提供的問題,請同學發言,聲音要洪亮。每人加2分,精彩的加3分。
其他學生認真聽,迅速補充,注意不重復。老師專心聽,多肯定。
檢測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讓學生通過檢測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以便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給予指正,做出正確的評價。檢測題注重基礎,體現層次性,少而精,一般3~5個,時間把握在五分鐘左右。學生定時完成當堂檢測后,老師立即對答案,組織組長評分。對一個加1分,共5分。然后迅速組織學生對錯誤的問題進行查找,小組內解決,若小組內無法解決,則在班上師生交流,老師注重點撥。
通過以上一些針對農村學生的做法,我發現我班的學生學習方向、目的明確,自主探究學習得以落實,良好的注意力品質得到培養,思維提高了,小組合作交流成為現實,看書習慣得到改進,我對課改更加充滿了信心。
[1]李志剛.課堂風暴[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09.
[2]李炳亭.高效課堂九大“教學范式”[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