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傳統閱讀教學模式,語篇整體閱讀教學能夠使用語言整體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為了最大化地發揮語篇整體閱讀教學優勢,本文圍繞初中英語語篇整體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語篇指的是實際使用的語言單位,如“A:Where is Brown from? B: He is from America.” 便屬于最為簡單的語篇,語法上的照應銜接使得語篇中的句子存在語義連貫。總體上看,初中英語語篇整體閱讀教學具備如下優勢。
1.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雖然圍繞詞義解釋、句子語法結構的閱讀教學能夠為英語學習打下扎實基礎,但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卻難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以語篇為單位開展的閱讀教學由于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傳播英語語言交際的規律,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教材教學內容多圍繞較為有趣的故事展開,語篇整體閱讀教學則具備更好傳達文章所含信息的功能,這自然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新教材內容豐富,情景真實,可結合語篇整體閱讀教學開展小組活動,營造交際情景,以此打牢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基礎,真正提升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1.有效指導學生預習。初中英語語篇整體閱讀教學離不開學生課前預習的支持,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預習,在指導過程中布置相關思考題以較好地保證學生的預習質量。例如,在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9B Unit 2 Robots教學前,筆者曾為學生布置過如“Can you introduce one kind of robots to us?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robot?What special skills do you know about the robot?”等思考題,課程內容緊密圍繞機器人這一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對象展開,因此,筆者圍繞機器人為學生布置了思考題,為進一步提升學生預習質量,筆者在布置思考題的同時,還要求學生采取“一查二猜三議四問”的方法,在字典等工具的支持下進行課程準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第二天學生均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由此可見,布置思考題能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2.開展學生閱讀素養養成訓練。為夯實初中英語語篇整體閱讀教學的基礎,教師可以定期帶領學生開展閱讀素養養成訓練。該訓練圍繞熱身(warmingup)、 目標(goal)、 表達(expression)、 讀書筆記(reading notes)四方面開展,具體訓練內容有:①熱身。教師應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閱讀材料,按照“摘要介紹文章大意→挖掘背景知識→設置問題”的流程,帶領學生迅速完成熱身;②目標。通過為學生指定整篇閱讀內容,要求學生歸納中心思想,具體訓練中可結合小組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圍繞who、where、why、what等細節性問題開展探討;③表達。為學生提供多種表達途徑,如要求學生表達文章大意、精講知識點和語言結構、引導學生開展辯論以發表自身見解、開展角色扮演、問題討論及文章改寫等;④讀書筆記。要求學生在訓練中自覺摘錄關鍵詞、句式等固定搭配,為日后的閱讀、寫作奠定基礎。
3.培養學生的整體閱讀習慣。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很多初中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往往是逐詞地讀,一些學生還存在擺頭、玩手指等習慣動作,語篇整體閱讀教學有效性就很可能受到這些行為習慣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設法培養學生整體閱讀的良好習慣。具體來說,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文章閱讀時,首先將句子分為意義較為完整的組群,從整體角度去把握句子含義,盡可能減少閱讀中的停頓,如“We think it’s necessary that all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read and write”,為避免學生出現逐詞閱讀情況,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該句子分為“We think”“it is necessary that”和“all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等三部分。而在學生能夠從整體角度把握句子含義并連續閱讀后,教師還應繼續引導學生聯系所有句子,深入的理解文章內容,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使學生能夠在英語和大腦間建立繞過母語的聯系。
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選擇了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8B Unit 4 Reading Hosting a charity show第一課時作為研究對象,將教學設計分為讀前任務設計、讀中任務設計和讀后任務設計三部分。
1.讀前任務設計。讀前任務設計包括預習任務設計、課堂導入任務設計。具體設計如下:①預習任務設計。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慈善活動、組織相關信息,并適當將收集的信息整理為可用的資料;②課堂導入任務設計。在各小組展示收集的資料后,提出“If you want to host the charity show,what will you do then?”等問題,由此引起學生興趣。
2.讀中任務設計。語篇整體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更好從文章中獲取信息。因此,讀中任務設計應避免將文章碎片式講透,而是應在第一課時圍繞整體理解課文來開展教學。為此,本文設計了如下讀中任務:①驗證預測。引導學生思考課文大意并進行課文的略讀和說明;②捕捉信息。提出“Who was chosen to be the host?”等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引導學生精讀文章并總結各段落的主要思想,歸納文章的主題思想;③語篇分析。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布局和邏輯結構,分析過程以小組為單位,需要討論并制作流程圖。
3.讀后任務設計。單獨圍繞課文內容開展的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因此,筆者設計了“An interview”“Discussing how to organize a charity show”“Organizing a charity show”等讀后任務,以此引導各小組在課余時間開展討論,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初中英語語篇整體閱讀教學具備較高的實踐價值,通過有效指導學生預習、開展學生閱讀素養養成訓練、培養學生整體閱讀習慣等方式,能有效促進相關英語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