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一初級中學,河南 駐馬店)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是現階段中小學校探索的主要教育方向之一,而這種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摸索雖只初具模型,但中小學生的紀律、自主性都已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突破,中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及綜合能力也在逐步上升中。當然由于其還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一旦忽視存在的問題,則會導致中小學自主管理結構模式的應用逐漸偏向負面化,如學生的管理模式混亂、師生關系惡化、自我意識過強等,這些都會給其帶來不可逆轉的危害。由此可見,盡快解決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存在的問題迫在眉睫。下面就自主管理結構模式存在的關鍵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進行詳細分析,為其模式的實施以及效果的體現給予指引。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模式應用的表面化、照搬化及無引導化。
中小學校由于宣傳力度不足,教師存在故步自封的現象,導致部分教師忽視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對自主管理結構模式的探討不上心,以至于對這一模式的應用浮于表面,具體體現為教師在課堂上打著學生自主管理的旗號,只是將學生進行職位的劃分,缺乏具體方法的指導。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另一重點問題是模式應用照搬化,教師對于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的運作知之甚少。為完成學校給予的任務,采取的操作方式就是照搬成功的案例,將運作的步驟、原理及手法全部照搬,導致各學校之間因實際情況的差異,不僅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的應用效果不佳,而且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無法提高,甚至導致學生的集體意識無法得到提升等。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存在的較大問題之一是無引導化,教師在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過程中,過度關注“自主”,在初始階段就全面放手給學生,導致學生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自制能力不足,而無法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班級整體結構及發展受到負面沖擊,這對于班級的后續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形成非常不利。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對于中小學各方面教育進一步發展有實際的促進作用,因此,優化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是極為必要的,教師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針對中小班級自主管理模式應用的表面化問題,采取的針對性措施就是進行全面具體的宣傳。教師應搜集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成功的案例,比對應用前后班級整體、學生個體方面的變化,尤其是成績、能力的變化。利用實際的數據展示作為宣傳的第一步,讓教師對這一管理模式初具概念,對這一管理模式的效果及價值有一個具體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再深入地宣傳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是什么、具體作用、發展前景、未來意義等,使教師能夠對此逐步了解。最后對其操作注意事項、基本原則及方案進行普及,讓教師能夠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應用,實現模式應用的初步優化。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實際化,是在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被學校所認可、理解之后,實施的下一步操作,實際化簡言之就是學校教師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全方位分析,結合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的操作方案,制定出適合班級的科學模式。教師觀察及分析班級學生的優勢以及缺點,讓學生自主分析自身存在的管理問題,以及綜合性地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判,讓學生能夠有方向的調整,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度、集體感及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進而逐步完善自主管理機制。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引導化是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完善的最后一步。教師在自主管理結構模式逐步優化之后,引導學生將自主管理模式應用到學習及生活中,實現學生的自控能力、管理能力、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的突破發展,這會對學生將來步入社會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這也是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應用的最終目的。
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是現今中小學教育中較為廣泛的應用模式之一,對現代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學生素質的提升有實際的促進作用。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的應用雖然效果顯著,但是仍存在問題,仍需要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實施,并觀察實施的結果,然后進行優化,進而保證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結構模式的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