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艷 周會梅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三中學,吉林 通化)
通過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培養方式的研究和對英語教學思維現狀的了解,目前,英語教學的課程具有一定的教學思維導向,但不能深層次地發掘教學思維的內在涵義,進而不能真正實現教育教學思維的目標。下面就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出現的不足加以論述,并提出可行性的改進建議。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學思維理念還停留在原有的階段,認為教學思維就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無法傳遞教育教學思維的真正內在含義,只是停留在教學知識的表層。教學的思維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在同一水平上,經常落后于經濟的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師限制學生的英語發散思維,使得英語教學在思維導向方面受到阻力,進步較慢,進而打擊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學習成績難以提升。這就是教學思維的模式又進入了一個弊端,所以問題反復,就難以得到最終有效的解決。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學的思維體系還沒有進行更新和改進,許多的教學思維理念沒有從學習的內容出發,課程的設置也未按照大綱的要求進行改進和升級,所以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思維知之甚少。很多教學的理論、教學的道具都沒有體現英語教學思維的更新進步。英語教學體系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的教學思維體系,大多數關于英語教學的思維體系是從其他國家學習過來的。
英語教學思維應跳出原有的思維格局,英語作為全世界的通用語言,在經濟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英語教學應受到重視。例如,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對于學生存在疑問的內容,教師可以先不急著向學生解答,而是鼓勵學生對問題積極進行思考,而且,若是學生發言,也不要立刻就對發言的正確與否下結論,這樣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造成課堂氛圍低沉。例如,在教材上有段對話是:甲:I like...,乙:Me too.但是在教學課堂上,就可以借助這段對話對班上的男同學說:I like skirts.這樣學生就不能死板地按照課本上回答Me too,而是需要開動腦筋將自己學過的知識串聯起來,起到擴展思維的方式。教學思維模式的創新應將教學的技能和教學的思維進行整合,只有教學的技能得到充分的演練,教學的思維才會得以提升,所以初中英語教學思維的創新離不開教學技能模式的演進。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應明確教學課程的目的,學生應明確學習哪些能力并應用于實際。教師應具備扎實的教學基礎,具有良好的英語教學思維,對英語教學思維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很好把控,對每個知識點都能進行良好的歸納。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英語教學思維訓練,提高教師的教學水準,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為社會輸送有用的人才。而學生方面也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發散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自我主導作用,來明確學習的最終意義。例如,在進行英語單詞“body”的教學時,若是老師能夠將全部的用法歸納起來繪制成一張思維導圖,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body”的思維導圖如下:

初中英語教學體系應與時俱進,進行升級和改進,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學思維理念應根據課程的大綱要求進行設置。教學的模式和教育體系應從學生的接受程度上進行及時調整,讓學生領會教學思維體系,進行自我的提升。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學思維體系的完善因為教育隊伍的龐大無法立刻實現,需要教育的傳授者不斷進行更正,摸索前進,使初中英語教學思維體系不斷進步。
通過對發散性教學思維導圖的運用,對知識的學習有整體的架構,更易于記住知識。將復雜的知識模塊變得清晰明了,而且還開拓了學生的學習思維,發掘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它呈現出簡單有效的視覺模型,運用人體的機能,實現各個方面的均衡發展,從而提高個人為人處世的能力,不斷創新的潛能,與時俱進的思維,實現個人對社會的價值。